徒云归是客,难道客如归。
易篑僮先散,招魂谁可依。
来惊春浪阔,去及柳条稀。
迢递黄山路,程程入翠微。
徒云归是客,难道客如归。
易篑僮先散,招魂谁可依。
来惊春浪阔,去及柳条稀。
迢递黄山路,程程入翠微。
这首诗名为《哭吴非熊》,是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诗中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
首联“徒云归是客,难道客如归”,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逝者身份的感慨,既为客人,又似归人,这种矛盾的情感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与逝者的特殊地位。接着,“易篑僮先散,招魂谁可依”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丧事的凄凉景象,童仆先行离去,无人能为逝者招魂,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助的情绪。
颈联“来惊春浪阔,去及柳条稀”,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春天的江水浩渺,预示着生者对逝者的思念如同春潮般汹涌;而柳条的稀疏,则象征着逝者已远离尘世,留给生者的是无尽的空虚与寂寞。
尾联“迢递黄山路,程程入翠微”以路途的遥远和景色的幽美,隐喻逝者灵魂的归宿,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最终能够安息于宁静之地的美好祝愿。整首诗在哀伤中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之情。
仙舟共泛沧波去,且向苏公堤下住。
西风吹就芙蓉城,青镜闲妆两呈露。
皇家家法崇俭素,宸心但欲乘商辂。
离宫别殿无兴作,天以西湖供一豫。
吾侪公退得清赏,酒盏棋枰不知暮。
深知夕照恋狎鸥,又恐昕朝追振鹭。
自怜三入凤凰城,岁月黄尘等闲度。
湖光正欲捲帘看,风色更烦搴幕护。
孤山不见处士庐,司马空寻苏小墓。
酒乾人醉欢有馀,联骑还趋涌金路。
归来健倒浑不知,睡觉灯前袅香雾。
丈人公子真冰玉,曾为出遨挥妙句。
匆匆借韵仅成章,敢诧樽前鹦鹉赋。
旧说西湖比西子,君言西湖似贤士。
于嗟契阔十五年,一日相逢祇如此。
南山北山两高峰,春波滟滟摩青铜。
未能荡桨穷胜处,倚栏一望开心胸。
老我挂冠隐田里,岂知再见烟连水。
小须夏日醉满荷,脱屣东归甘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