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我烟霞意,销磨时俗心。
短墙尘事隔,庭树颇萧森。
少女攀枝出,水龙抱叶吟。
气染湘波绿,声流越浦阴。
两地三千里,楚歌异越音。
谁分云梦滴,转益珠溟深。
日暮凉烟起,烟内有栖禽。
念尔归飞翼,遥思招隐林。
曾是夙怀想,积岁渺难寻。
人生坐如此,何以慰升沉。
携我烟霞意,销磨时俗心。
短墙尘事隔,庭树颇萧森。
少女攀枝出,水龙抱叶吟。
气染湘波绿,声流越浦阴。
两地三千里,楚歌异越音。
谁分云梦滴,转益珠溟深。
日暮凉烟起,烟内有栖禽。
念尔归飞翼,遥思招隐林。
曾是夙怀想,积岁渺难寻。
人生坐如此,何以慰升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庭树的深深情感与思考。开篇“携我烟霞意,销磨时俗心”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与超脱世俗的愿望。接着“短墙尘事隔,庭树颇萧森”通过对比,强调了庭树带来的宁静与清幽,仿佛与外界的喧嚣隔绝开来。
“少女攀枝出,水龙抱叶吟”运用拟人手法,生动描绘了少女轻盈地攀爬树枝,水龙(可能指某种水生生物)在叶间低吟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和谐。接下来“气染湘波绿,声流越浦阴”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美丽,绿波荡漾,声音在阴暗的河畔流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两地三千里,楚歌异越音”通过地理距离的描述,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楚歌与越音的差异,或许象征着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也可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性。
“谁分云梦滴,转益珠溟深”这一句可能是在探讨自然现象与哲学思考的结合,云梦的滴落与深海的珠光,都蕴含着深邃的意义,引导读者思考自然与宇宙的奥秘。
“日暮凉烟起,烟内有栖禽”描绘了傍晚时分,凉爽的烟雾升起,栖息在烟中的鸟儿,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
最后,“念尔归飞翼,遥思招隐林。曾是夙怀想,积岁渺难寻。人生坐如此,何以慰升沉。”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过去的怀念,以及对人生起伏不定的感慨,希望能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庭树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