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庭树》
《庭树》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携我烟霞意,销磨时俗心。

短墙尘事隔,庭树颇萧森。

少女攀枝出,水龙抱叶吟。

气染湘波绿,声流越浦阴。

两地三千里,楚歌异越音。

谁分云梦滴,转益珠溟深。

日暮凉烟起,烟内有栖禽。

念尔归飞翼,遥思招隐林。

曾是夙怀想,积岁渺难寻。

人生坐如此,何以慰升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庭树的深深情感与思考。开篇“携我烟霞意,销磨时俗心”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与超脱世俗的愿望。接着“短墙尘事隔,庭树颇萧森”通过对比,强调了庭树带来的宁静与清幽,仿佛与外界的喧嚣隔绝开来。

“少女攀枝出,水龙抱叶吟”运用拟人手法,生动描绘了少女轻盈地攀爬树枝,水龙(可能指某种水生生物)在叶间低吟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和谐。接下来“气染湘波绿,声流越浦阴”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美丽,绿波荡漾,声音在阴暗的河畔流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两地三千里,楚歌异越音”通过地理距离的描述,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楚歌与越音的差异,或许象征着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也可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性。

“谁分云梦滴,转益珠溟深”这一句可能是在探讨自然现象与哲学思考的结合,云梦的滴落与深海的珠光,都蕴含着深邃的意义,引导读者思考自然与宇宙的奥秘。

“日暮凉烟起,烟内有栖禽”描绘了傍晚时分,凉爽的烟雾升起,栖息在烟中的鸟儿,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

最后,“念尔归飞翼,遥思招隐林。曾是夙怀想,积岁渺难寻。人生坐如此,何以慰升沉。”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过去的怀念,以及对人生起伏不定的感慨,希望能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庭树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西台

西台髣髴旧时心,十载还同入故林。

晚炊人烟连寺火,当门树色接潮音。

磴悬海月犹堪上,路近梅花辄易寻。

却把秃头横戴帽,莫教惊觉二毛侵。

(0)

送丘太史曙戒还都改除用周鹤田韵·其二

一曲骊歌去惘然,珊瑚洲畔惜离筵。

浑无宝玉归清橐,祇有琴书拥画船。

民朴也知生爱戴,僧閒犹自感周旋。

他时不禁遐思处,花弄晴春月满天。

(0)

答丹霞诸兄四章时天老人以海幢主者之席见命遣侍僧走辞作此却寄·其四

当头正位绝跻攀,奴隶那能入此间。

却似过鸿难寄树,恰如啸虎已忘山。

多时拚定无容说,彻底承当只等閒。

般若有锋司杀活,寒光先已夺痴顽。

(0)

天老人以予开法海幢见命澹归随投贺章次韵答之·其一

穷愁无计对春江,肘后谁传不死方。

欲尽半腔牛马血,未成千尺水云幢。

但存佳句吟清夜,依旧孤行向路旁。

若把瓣香烧出去,门庭从此恐无光。

(0)

诸子作病僧诗予以为非有道之病僧光半因请予赋一律

蒲团添絮月添寒,窗外花枝不耐看。

识断浮沤难觅剑,珠然风火不留盘。

鸡鸣潮上蓬头湿,人寂更阑夜语乾。

宝镜果曾偷听得,木蛇空挂碧云端。

(0)

唐世永秋捷

相期真觉似能成,动地朱弦发妙声。

向去尚多云外意,从今难避世间名。

昆崙觅路天河近,象阙抡才禁月清。

我着袈裟浑欲老,伫君麟阁护文星。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