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望月次玉局翁韵二首·其二》
《中秋望月次玉局翁韵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古风

皎皎月华白,寥寥秋气清。

念我方远客,步月亭中行。

风露感我心,凄然入重扃。

谁家弄横笛,巧作断肠声。

独酌一壶酒,对此千里明。

人生但自适,何必四者并。

醉眼视万物,扰扰如浮萍。

得丧何须道,譬犹阴与晴。

节义太山重,富贵鸿毛轻。

我心与明月,照见万古情。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独自漫步于月光下的亭台,感受着月华之皎洁,秋气之清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凝望,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皎皎月华白”,以“皎皎”形容月光的明亮洁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纯净的氛围。接着“寥寥秋气清”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宁静与清爽,为后续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

“念我方远客,步月亭中行”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作为远方客人的孤独与寂寞,通过在月光下的漫步来寻求心灵的慰藉。这种孤独感与月色的广阔形成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风露感我心,凄然入重扃”描绘了风露的触感,不仅让诗人感到一丝凉意,更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情感,使得原本封闭的心扉逐渐敞开,情感得以释放。

“谁家弄横笛,巧作断肠声”一句,借由远处传来的笛声,营造了一种哀婉动人的氛围,仿佛笛声在诉说着离愁别绪,与诗人的孤独心境相呼应。

“独酌一壶酒,对此千里明”表现了诗人独自饮酒赏月的情景,通过这一行为表达了自我安慰与解脱的意图。面对千里明月,诗人似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人生但自适,何必四者并”是诗人对人生价值的反思,他认为人生应当追求自我适意,不必过分追求名利、地位、权势与美色,体现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境界。

“醉眼视万物,扰扰如浮萍”描述了诗人醉眼朦胧中对世界的观察,万物如同漂浮的萍草,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得丧何须道,譬犹阴与晴”则进一步阐述了对人生得失的淡然态度,将得与失比作阴晴变化,强调了顺其自然、不为外物所累的人生智慧。

最后,“节义太山重,富贵鸿毛轻”表达了对道德节操的重视与对物质财富的轻视,凸显了诗人的高尚人格与价值观。

“我心与明月,照见万古情”收尾处,诗人将自己与明月相连,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永恒,表达了对宇宙间深厚情感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思想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送王识游洛阳

上京漫客刺,西道掺离裾。

天倚呼嵩外,川横斗谷馀。

敝襓琴晦轸,行笈简联书。

却见槐花候,期君促计车。

(0)

秋夕不寐

槭槭始遥夜,骚骚无寐时。

啼螀思岁晚,寒叶伴人衰。

白发生将遍,丹砂化苦迟。

多情是残月,通晓共遥帷。

(0)

将到都先献枢密太尉相公

再试州旟验不才,却将憔悴到中台。

相车问罢同牛喘,大厦成时与燕来。

今日谋猷须丙魏,他年宾客但邹枚。

西园闻道馀春在,尚及花前滟滟杯。

(0)

西楼夕望

炎氛随日入,岑寂坐遥帷。

倦鹜昏投浦,惊蝉夜去枝。

桂华兼月破,槎影带星移。

珍重窗风好,羲人即此时。

(0)

赋成中丞临川侍郎西园杂题十首·其二烟竹

烟梢露叶贯冬荣,高出危墙近覆亭。

闻道兰台有图籍,故留春粉助蒸青。

(0)

湖上二首·其一

秋水自然碧,秋花何意红。

乾坤摇落恨,只是为西风。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