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生毛竹绿猗猗,枝干扶疏满洞垂。
传是群仙游息地,蔽藏不许世人知。
洞生毛竹绿猗猗,枝干扶疏满洞垂。
传是群仙游息地,蔽藏不许世人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隐秘而神秘的自然奇观——毛竹洞。诗人李纲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洞内毛竹生长茂盛、绿意盎然的景象,枝干扶疏,仿佛是大自然的巧手编织而成,洞内满布着竹子,形成一片翠绿的海洋。毛竹洞不仅是群仙游憩之地,其隐蔽性使得它成为了一个秘密所在,不为外人所知,彰显了自然界的神秘与独特魅力。
通过“洞生毛竹绿猗猗”一句,诗人首先描绘了毛竹在洞中生长的场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枝干扶疏满洞垂”则进一步展现了毛竹洞内竹林的繁茂与壮观,竹枝纵横交错,仿佛是大自然的画笔在洞壁上挥洒出的一幅生动画卷。这样的描写不仅突出了毛竹洞的自然美,也暗示了这里是一个远离尘嚣、充满灵性的仙境。
“传是群仙游息地,蔽藏不许世人知”两句,则赋予了毛竹洞以神话色彩,传说这里是仙人们休息和游玩的地方,因为其隐蔽性,所以不为凡人所知晓。这种设定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之情,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毛竹洞这一自然景观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万绿祛尽心如水,孤光一轮亭午。
淡极逾明,清中更媚,倍觉精华四吐。苍凉院宇。
尽高与天游,悄无人处。
默坐澄观,世闲娱乐总蠲去。
潇洒情味正浓,是平生至乐,仙界真趣。
碧海迢迢,青天夜夜,映彻无边风露。蜺旌翠羽。
记同步烟霄,旧时俦侣,定也怜予,尘俗还寄旅。
城南近韦曲,路入蒹葭青断续。休藉雅琴怨筑。
天籁送声,何须丝竹。晴皋润绿,看野人、家在盘轴。
斜阳外,一蹊乱叶,婉转道深谷。芬馥。
半篱黄菊,任野鹤,闲云往复。溪边来去路熟。
十亩闲桑,五斗收粟。素心来共宿。
有快意,新诗互读。清尊对,溪堂松下,夜气皎寒玉。
中庭地白,爱翠阴悄悄,如伴凄寂。
静里相看,疑有松香,天风吹堕琼瑶席。
清晖荏苒将人近,正写出、秋心无迹。
笑画堂、酒绿灯红,辜负天街凉色。
还记絺衣挂处,半林白露下,光浸萝薜。
俯拾可缘,仰涕凌虚,纤云浣尽空碧。
无端隐约翻鸦点,又落叶、渐添萧起槭。
定有人、起赋秋声,响答暗蛩苔隙。
屏山懒未展,梦觉潇湘秋渐远。
才报妆楼过雁,又嘹唳带星,寒鸦天半。
西风尚缓,问碧云、何事催趱。
天涯路,为谁旧约,破晓送凄怨。刚断,凉蝉幽咽。
只客里、雕梁尘掩,归期难问去燕。
想故里荒村,斜阳何限。昭阳能几见。
便做弄、凭高数点。林枝借、未飘红叶,忍自召霜霰。
碧梧低罨窗纱,可人千片迎凉叶。
砚池新涤,琴弦乍缓,绿阴重叠。
曲折帘栊,深沈庭院,画栏相接。
管晴遮密影,雨传硫响,更不费,摇轻箑。
入座清风一霎,动罗衫、谷纹成折。
桐花吹落,翠毛么凤,挂枝娴捷。
茗盏香浓,词签韵险,酒潮红颊。
待晚来月上,墙梢时候,梦为蝴蝶。
短墙阴。爱搓脂滴粉,宜浅不宜深。
冰簟收凉,齐纨掩素,秋色挨到如今。
且漫约、花能解语。但相对、已是抵千金。
细细红丝,盈盈翠羽,小小黄心。
惆怅断肠名字,累情痴儿女,触目沾襟。
西府枝残,东篱蕊稚,轻寒轻暖难禁。
好将护、宣瓶汝盎,搔短发、浑欲不胜簪。
记得去年开时、也费清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