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山中笋蕨甜,山灵况复不吾嫌。
日华浓染绯桃色,云影轻笼翠柏尖。
尊酒兴催诗兴发,管弦声与鸟声兼。
韶光满眼供春望,分付奚奴为卷帘。
吾爱山中笋蕨甜,山灵况复不吾嫌。
日华浓染绯桃色,云影轻笼翠柏尖。
尊酒兴催诗兴发,管弦声与鸟声兼。
韶光满眼供春望,分付奚奴为卷帘。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灵谷游玩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首句“吾爱山中笋蕨甜”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山中野菜的喜爱之情,不仅因为它们的味道鲜美,更可能象征着自然界的纯净与生命力。接着,“山灵况复不吾嫌”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林以灵性,表达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日华浓染绯桃色,云影轻笼翠柏尖”两句,通过色彩的对比和动态的描绘,展现了日光照耀下桃花鲜艳欲滴,云彩轻轻笼罩在翠绿的柏树尖上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生动的画面感。这种细腻的观察和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欣赏。
“尊酒兴催诗兴发,管弦声与鸟声兼”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游玩时的愉悦心情。在饮酒作乐的同时,诗兴大发,与周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氛围。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艺术创作的追求。
最后,“韶光满眼供春望,分付奚奴为卷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他希望将眼前的美景尽收眼底,让春天的景色成为心中永恒的记忆,并通过“分付奚奴为卷帘”的动作,似乎是在邀请读者一同分享这份喜悦和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艺术创作的追求,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野菜此出珍又珍,送与西邻病酒人。
便须起来和热吃,不消洗面裹头巾。
边城岁暮多风雪,强压春醪与君别。
玉帐夜谈霜月苦,铁骑晓出水河裂。
断蓬飞叶捲黄沙,祇有千林䰒松花。
应为王孙朝上国,珠幢玉节与排衙。
左援公孝右孟博,我居其间啸且诺。
仆夫为我催归来,要与北海春水争先回。
三军喜气铄飞花,睡起空惊月在沙。
未集骅骝金騕袅,故残鳷鹊玉横斜。
偶还仗内身如寄,尚忆江南酒可赊。
宣劝不多心自醉,强扶衰白拜君嘉。
北山非自高,千仞付我足。
西湖亦何有,万象生我目。
云深人在坞,风静响应谷。
与君皆无心,信步行看竹。
竹间逢诗鸣,眼色夺湖渌。
百篇成俯仰,二老相追逐。
故应千顷池,养此一双鹄。
山高路已断,亭小膝屡促。
夜寻三尺井,渴饮半瓯玉。
明朝闹丝管,寒食杂歌哭。
使君坐无聊,狂客来不速。
载酒有鸱夷,扣门非啄木。
浮蛆滟金碗,翠羽出华屋。
须臾便陈迹,觉梦那可续。
及君未渡江,过我勤秉烛。
一笑换人爵,百年终鬼录。
《连日与王忠玉,张全翁游西湖,访北山清顺、道潜二诗僧,登垂云亭,饮参寥泉,最后过唐州陈使君夜饮,忠玉有诗,次韵答之》【宋·苏轼】北山非自高,千仞付我足。西湖亦何有,万象生我目。云深人在坞,风静响应谷。与君皆无心,信步行看竹。竹间逢诗鸣,眼色夺湖渌。百篇成俯仰,二老相追逐。故应千顷池,养此一双鹄。山高路已断,亭小膝屡促。夜寻三尺井,渴饮半瓯玉。明朝闹丝管,寒食杂歌哭。使君坐无聊,狂客来不速。载酒有鸱夷,扣门非啄木。浮蛆滟金碗,翠羽出华屋。须臾便陈迹,觉梦那可续。及君未渡江,过我勤秉烛。一笑换人爵,百年终鬼录。
https://shici.929r.com/shici/Ry7AS4PIK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