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其一》
《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忽忆韩公二妙姝,琵琶筝韵落空无。

犹胜江左狂灵运,空斗东昏百草须。

(0)
注释
忽忆:忽然想起。
韩公:指韩愈,这里泛指有才华的女子。
妙姝:出色、美妙的女子。
琵琶筝韵:琵琶和筝的乐音。
落空无:消失得无影无踪。
犹胜:更胜过。
江左:古代江南地区,这里指代南方文人。
狂灵运:指谢灵运,南朝著名诗人,以豪放著称。
空斗:徒然争斗。
东昏:指南朝齐朝皇帝萧宝卷,以荒淫著称。
百草须:形容繁多的花草,这里比喻灵运的众多诗作。
翻译
忽然想起那两位出色的女子,她们的琵琶和筝声如今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们的技艺甚至超过了江左的狂放诗人灵运,他的诗才虽然出众,却无法与她们音乐的魅力相比。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其一》。诗中表达了对韩公二妙姝(指唐朝音乐家韩愈和李龟年)琵琶演奏艺术的怀念,以及自己在景文山堂聆听筝曲时的心境。

"忽忆韩公二妙姝,琵琶筝韵落空无。"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突然想起古代音乐家韩愈和李龟年的高超艺术,他们的琵琶演奏如同天籁之音,在空旷中回响,却又难以寻觅。

"犹胜江左狂灵运,空斗东昏百草须。"

这两句则是诗人用自己的感受来比喻,他觉得即使是自己过去在江左(江南一带)的豪放不羁的才情,也不过是在天色昏暗之时,空自与萦绕的荒草争斗。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艺术的追忆和个人才华的反思,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其独到的艺术感受。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股淡淡的哀愁,似乎在表达一种艺术永恒与个人的有限的矛盾情怀。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颂古

夹山不在一桡上,明月芦花夜夜寒。

谁谓华亭消息断,俨然秋色在江山。

(0)

丁宋卿挽词

旧约频相过,交情忍独违。

四时闲杖履,一榻冷烟霏。

易感龙祠别,难期鹤驭归。

老怀谁共语,东望益沾衣。

(0)

舅李义卿挽词

由来甥舅两相依,存没谁知半路亏。

在侧每蒙誇叔宝,不才那得似牢之。

临风酌酒酬春处,对月凭轩语夜时。

回首凄凉已陈迹,壮心无哭奈愁思。

(0)

致享张丈脩撰墓下追惟平生不胜怆然辄成两章以叙怀感之意·其二

勇退风流霭士林,对扬丹扆极规箴。

高名雅出汉庭右,遗爱空存南国深。

身后凄凉报恩子,生前轩豁济时心。

九原可作如公少,独立西风泪满襟。

(0)

和渊明归田园居六首·其二

一为世网婴,未遂税尘鞅。

驱驰途路间,空积溪山想。

我居今若何,岁月忽已往。

三径将荒芜,松菊日应长。

泛舟苕霅间,吾意诚已广。

时危方艰难,长恐堕渺莽。

(0)

读东坡和渊明贫士诗寄诸子侄云重九俯迩樽俎萧然今余亦有此叹因次其韵将录寄梁溪诸弟以发数千里一笑·其一

迂疏得远谪,漂泊将何依。

区区一寸心,未报三春晖。

岁月不我与,急景惊翻飞。

方看社燕来,又见霜鸿归。

宽恩尚廪禄,未迫寒与饥。

荒山俯佳节,九月诚可悲。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