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忆韩公二妙姝,琵琶筝韵落空无。
犹胜江左狂灵运,空斗东昏百草须。
忽忆韩公二妙姝,琵琶筝韵落空无。
犹胜江左狂灵运,空斗东昏百草须。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其一》。诗中表达了对韩公二妙姝(指唐朝音乐家韩愈和李龟年)琵琶演奏艺术的怀念,以及自己在景文山堂聆听筝曲时的心境。
"忽忆韩公二妙姝,琵琶筝韵落空无。"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突然想起古代音乐家韩愈和李龟年的高超艺术,他们的琵琶演奏如同天籁之音,在空旷中回响,却又难以寻觅。
"犹胜江左狂灵运,空斗东昏百草须。"
这两句则是诗人用自己的感受来比喻,他觉得即使是自己过去在江左(江南一带)的豪放不羁的才情,也不过是在天色昏暗之时,空自与萦绕的荒草争斗。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艺术的追忆和个人才华的反思,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其独到的艺术感受。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股淡淡的哀愁,似乎在表达一种艺术永恒与个人的有限的矛盾情怀。
迂疏得远谪,漂泊将何依。
区区一寸心,未报三春晖。
岁月不我与,急景惊翻飞。
方看社燕来,又见霜鸿归。
宽恩尚廪禄,未迫寒与饥。
荒山俯佳节,九月诚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