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茸城外月,不见十年馀。
顾我曾游地,因君得寄书。
津亭然夜火,江市鲙鲈鱼。
若见秋田叟,还劳问起居。
五茸城外月,不见十年馀。
顾我曾游地,因君得寄书。
津亭然夜火,江市鲙鲈鱼。
若见秋田叟,还劳问起居。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明秀所作的《送陈墨山还吴淞兼柬胡秋田》。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充满了深情厚谊。
首句“五茸城外月,不见十年馀”,以月为引子,点出地点和时间跨度,暗示了两人久别重逢的感慨。五茸城,这里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点或城市,而“月”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相聚的难得。
接着,“顾我曾游地,因君得寄书”,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共同经历的回忆以及对友人归来的期待。通过“寄书”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津亭然夜火,江市鲙鲈鱼”,描绘了一幅夜晚江边的温馨场景。灯火照亮了渡口,江市上售卖着新鲜的鲈鱼,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暗示了友人即将踏上归途,心中既有离别的不舍,也有对故乡生活的向往。
最后,“若见秋田叟,还劳问起居”,诗人想象着友人回到家乡后的情景,希望他能见到年迈的老人,并问候他们的生活。这句话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也流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昔从天上拜彤庭,一别官河几度冰。
岂有文章供史馆,漫将袍笏对山灵。
数株松菊犹三径,两棹风烟又八溟。
欲写渔翁寄庐阜,眼中谁解辨丹青。
野客本冲素,瑶琴何静渊。
层轩久绝俗士迹,绿绮自上朱丝弦。
初弹徵调声古淡,泽国苇寒鸣旅雁。
再弹宫音如逆泉,冰盘乱走珠玑圆。
斯须改调羽仍角,洒洒明珠相续落。
秋冷潇湘见断云,春和鸾凤鸣阿阁。
吾闻伯牙昔善琴,后来不复传遗音。
如何到处听者少,悠悠山水空高深。
银筝锦瑟人同喜,流荡娃淫悦俗耳。
卫国谁知击磬心,齐门孰识吹竽耻。
三尺焦桐只独怡,希声大雅世岂知。
但令妙解徽弦趣,不必黄金铸子期。
天风吹桂香,夜久露华结。
清兴谁与同,停杯待明月。
明月须臾海上来,青天一望无尘埃。
人看明月皎如昨,月照人间知几回。
人生何用嗟与叹,月本无心尚圆缺。
玉兔捣药能长生,不管麻姑鬓如雪。
月既照我饮,我且为月歌。
举杯劝月月亦喜,清樽历乱扬金波。
愿把紫鸾笙,双吹向寥廓。
直上蓬莱第一峰,坐听霓裳奏仙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