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盖临清境,攀跻契夙心。
悬崖宜远望,邃谷恣幽寻。
石径苍苔合,珠林古木阴。
断烟行处湿,落叶坐来深。
秋色连云暝,钟声与日沈。
不知沧海外,谁伴羽仙吟。
冠盖临清境,攀跻契夙心。
悬崖宜远望,邃谷恣幽寻。
石径苍苔合,珠林古木阴。
断烟行处湿,落叶坐来深。
秋色连云暝,钟声与日沈。
不知沧海外,谁伴羽仙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鼓山寺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首句“冠盖临清境”以“冠盖”比喻高官显贵,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之尊贵,同时也引出了“攀跻契夙心”,表达了诗人对攀登此山的渴望已久。接下来的“悬崖宜远望,邃谷恣幽寻”两句,通过“远望”与“幽寻”的对比,展现了山势的险峻与幽静之美。
“石径苍苔合,珠林古木阴”描绘了一条被青苔覆盖的石径,两旁是茂密的古木,形成一片阴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断烟行处湿,落叶坐来深”则通过“断烟”与“落叶”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山中清晨的湿润与秋天的萧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此的孤独感。
“秋色连云暝,钟声与日沈”将画面拉向傍晚时分,秋色与云雾相连,天色渐暗,远处传来寺院的钟声,与夕阳一同沉没,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黄昏图景。最后,“不知沧海外,谁伴羽仙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似乎在思考着是否有人能理解或陪伴他在这份心灵的追求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充满了哲思与情感的深度。
李侯知我诗肠枯,为我山中摘云腴。
又截滇山一片玉,连云带水覆我屋。
古壁巃嵷生风雨,山鬼跳叫渔翁语。
清泉潺潺流入户,撱石苍壁供澄煮。
玉川穷愁大米颠,我欲兼之得公怜。
人生适意轻富贵,闭门烹鼎卧看山。
行路难,行路难,行路之难何处无,险阻未有如江湖。
今之江湖与古殊,自古在昔皆坦途。
今人何巧古人愚,人网自密天网疏。
一关才过五十里,一税又设十里馀。
我行已过四十日,一日数处相盘纡。
关吏当关猛如虎,牙爪更有群儿徒。
截江一喝布帆落,搜查细及瓶与壶。
岂是讥诃诘奸宄,要弄狡狯穷锱铢。
取盈未盈行不得,欲行又惮追亡逋。
一网打尽复一网,入网那得珊瑚珠。
脂膏虽尽有皮骨,一一要向官家输。
取一取二那忍说,三四更在吏与胥。
吏胥虽富民何辜,鲜衣怒马称大夫,饱侵官帑为私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