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近韦曲,路入蒹葭青断续。休藉雅琴怨筑。
天籁送声,何须丝竹。晴皋润绿,看野人、家在盘轴。
斜阳外,一蹊乱叶,婉转道深谷。芬馥。
半篱黄菊,任野鹤,闲云往复。溪边来去路熟。
十亩闲桑,五斗收粟。素心来共宿。
有快意,新诗互读。清尊对,溪堂松下,夜气皎寒玉。
城南近韦曲,路入蒹葭青断续。休藉雅琴怨筑。
天籁送声,何须丝竹。晴皋润绿,看野人、家在盘轴。
斜阳外,一蹊乱叶,婉转道深谷。芬馥。
半篱黄菊,任野鹤,闲云往复。溪边来去路熟。
十亩闲桑,五斗收粟。素心来共宿。
有快意,新诗互读。清尊对,溪堂松下,夜气皎寒玉。
这首《霓裳中序第一》由清代诗人端木埰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画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城南韦曲附近的一片自然风光,通过“休藉雅琴怨筑”一句,巧妙地引入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共鸣,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天籁送声,何须丝竹”,诗人将自然界的声响比作天籁之音,无需借助人工的乐器(丝竹)就能感受到其美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工造物的淡然态度。接着,“晴皋润绿,看野人、家在盘轴”两句,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草地一片翠绿,野人们安居在盘旋的车轴旁,生活简朴而自在,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温馨与和谐。
“斜阳外,一蹊乱叶,婉转道深谷”则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分的静谧氛围,一条小径蜿蜒深入山谷,落叶铺满了小路,仿佛是时间的痕迹,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一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诗歌以深远的意境。
“芬馥。半篱黄菊,任野鹤,闲云往复”几句,通过黄菊、野鹤和闲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黄菊的香气与野鹤的自由翱翔,以及云朵的悠闲飘荡,共同构成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生机与自由的空间。
“溪边来去路熟。十亩闲桑,五斗收粟。素心来共宿。有快意,新诗互读。清尊对,溪堂松下,夜气皎寒玉”则将视角转向溪边,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溪边小堂中饮酒赋诗的场景,通过“素心”、“快意”、“新诗互读”等词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最后,“清尊对,溪堂松下,夜气皎寒玉”一句,以清酒、松林和皎洁的夜气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高雅、宁静的氛围,完美地结束了这首诗,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霓裳中序第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之间真挚情感的表达,是一首充满诗意、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