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老人以予开法海幢见命澹归随投贺章次韵答之·其一》
《天老人以予开法海幢见命澹归随投贺章次韵答之·其一》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穷愁无计对春江,肘后谁传不死方。

欲尽半腔牛马血,未成千尺水云幢。

但存佳句吟清夜,依旧孤行向路旁。

若把瓣香烧出去,门庭从此恐无光。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今无所作,名为《天老人以予开法海幢见命澹归随投贺章次韵答之(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与愁苦时的无奈与挣扎,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和自我超越的决心。

首联“穷愁无计对春江,肘后谁传不死方”描绘了诗人身处困境,无法找到解决之道的痛苦心情。春江美景反衬出内心的愁绪,而“不死方”的询问则流露出对解脱苦难的渴望。

颔联“欲尽半腔牛马血,未成千尺水云幢”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牺牲的牛马,表达了为理想或信仰不惜付出一切的决心。同时,“水云幢”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境界,暗示诗人虽未完全达到目标,但仍在不懈追求。

颈联“但存佳句吟清夜,依旧孤行向路旁”表明诗人即使在孤独中,仍坚持创作,寻找心灵的慰藉。通过“佳句”和“清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若把瓣香烧出去,门庭从此恐无光”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担心自己的努力和追求可能带来某种负面后果。然而,这种担忧并未阻止诗人继续前行,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情感和坚定信念,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态度和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谢毛子文见寿

编排老朽我为魁,绿鬓朱颜可得回。

周雅辍吟悲顾复,楚骚长叹诵恢台。

鸿飞灭没孤身在,燕逐炎凉几客来。

苜宿黎祁汤饼供,一浇眊氉强持杯。

(0)

十月二十日·其一

太乙宫前戎马乡,思成门外野蒿场。

山中一瓣心香在,独遣孤臣病著床。

(0)

锦缠道.桑

雨过园林,触处落红凝绿。正桑叶、齐如沃。

娇羞只恐人偷目。背立墙阴,慢展纤纤玉。

听鸠啼几声,耳边相促。念蚕饥、四眠初熟。

劝路旁、立马莫踟躇,是那里唱道秋胡曲。

(0)

坟院新篁·其二

世更日月几昃盈,依然有谷中窈冥。

脩筠夹道互经纬,宛如一机翠织成。

非繇培植得揽玩,何异不稼而有囷。

箨龙个个出头角,密者栉比疏犹簪。

婵娟色媚已映月,团栾气合行屯云。

雨馀寻丈忽耸拔,其上速若鸢肩腾。

中边别种相间簉,又类润玉陪清冰。

我将于此事著述,编摩自足供杀青。

此君时对吐秀句,榆境亦不孤閒身。

凉床滑簟午睡足,坐听雅奏来风声。

(0)

霅陇回舟过湖城

起来雨气掩朝阳,俄喜天开正色苍。

一道澄溪云弄影,千峰霁景汎林光。

微茫烟外颓城露,蓊郁山巅古寺藏。

踏遍层峦游屐倦,归船欸乃橹声忙。

(0)

蜘蛛

经纬智何多,网张犹设罗。

但知为物阱,更有物谁何。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