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落山高古渡幽,马蹄轻健蹴溪流。
朝行暮止三千里,叙旧逢新一十州。
倦听乱蝉催落日,喜看黄菊助残秋。
不才于世无禆补,强就奔驰祗自羞。
水落山高古渡幽,马蹄轻健蹴溪流。
朝行暮止三千里,叙旧逢新一十州。
倦听乱蝉催落日,喜看黄菊助残秋。
不才于世无禆补,强就奔驰祗自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韦骧在江南地区的游历之感。首联“水落山高古渡幽,马蹄轻健蹴溪流”以山水为背景,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马蹄轻捷地踏过溪流,增添了动态之美。颔联“朝行暮止三千里,叙旧逢新一十州”则通过数字的对比,展现了诗人长途跋涉的旅程,同时也蕴含着与老友重逢、结识新知的喜悦。
颈联“倦听乱蝉催落日,喜看黄菊助残秋”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傍晚时分,蝉鸣声声,似乎催促着太阳下山,而黄菊的盛开则给秋天增添了几分生机与色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尾联“不才于世无禪补,强就奔驰祗自羞”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才华平庸、无法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自谦之情,同时又因不得不奔波劳碌而感到羞愧,体现了其内心的矛盾与自我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风光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宋代文人游历四方、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仙源尝误到,羁思正萧然。
秋静夜方静,月圆人更圆。
清尊歌越调,仙棹泛晴川。
幽意知多少,重重类楚绵。
我昔隐天台,夜半游句曲。
弄月过垂虹,万顷一片玉。
烟艇起菱唱,水风吹钓丝。
更欲小徙倚,恐失初平期。
今年游青城,三十六峰峦。
白云反在下,使我毛骨寒。
天如玻璃钟,倒覆湿银海。
素璧行其间,草木尽光彩。
姮娥顾我笑,手抚玉兔儿。
莫怪世人生白发,秋风桂老欲无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