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台》
《西台》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西台髣髴旧时心,十载还同入故林。

晚炊人烟连寺火,当门树色接潮音。

磴悬海月犹堪上,路近梅花辄易寻。

却把秃头横戴帽,莫教惊觉二毛侵。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旧地的感慨与心境。首联“西台髣髴旧时心,十载还同入故林”,诗人仿佛回到了往昔的心境,十年后再次踏入熟悉的故林,情感深沉而复杂。颔联“晚炊人烟连寺火,当门树色接潮音”,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炊烟与寺庙灯火相连,门前树木的颜色与潮水的声音相互映衬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禅意的氛围。颈联“磴悬海月犹堪上,路近梅花辄易寻”,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喜爱,即使是在悬崖峭壁之上,也能见到悬挂的海月;靠近梅花之处,道路也显得更为容易寻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尾联“却把秃头横戴帽,莫教惊觉二毛侵”,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通过将“秃头”比喻为“帽子”,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头发逐渐稀疏的状态,提醒自己不要让时间的痕迹过于明显,寓意深刻。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感悟。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渔家傲·五月薰风才一信

五月薰风才一信。
初荷出水清香嫩。
乳燕学飞帘额峻。
谁借问。
东邻期约尝佳酝。
漏短日长人乍困。
裙腰减尽柔肌损。
一撮眉尖千叠恨。
慵整顿。
黄梅雨细多闲闷。

(0)

渔家傲·六月炎蒸何太盛

六月炎蒸何太盛。
海榴灼灼红相映。
天外奇峰千掌回。
风影定。
汉宫圆扇初成咏。
珠箔初褰深院静。
绛绡衣窄冰肤莹。
睡起日高堆酒兴。
厌厌病。
宿酲和梦何时醒。

(0)

渔家傲·七月芙蓉生翠水

七月芙蓉生翠水。
明霞拂脸新妆媚。
疑是楚宫歌舞妓。
争宠丽。
临风起舞夸腰细。
乌鹊桥边新雨霁。
长河清水冰无地。
此夕有人千里外。
经年岁。
犹嗟不及牵牛会。

(0)

渔家傲·八月微凉生枕簟

八月微凉生枕簟。
金盘露洗秋光淡。
池上月华开宝鉴。
波潋滟。
故人千里应凭槛。
蝉树无情风苒苒。
燕归碧海珠帘揜。
沈臂冒霜潘鬓减。
愁黯黯。
年年此夕多悲感。

(0)

渔家傲·九月重阳还又到

九月重阳还又到。
东篱菊放金钱小。
月下风前愁不少。
谁语笑。
吴娘捣练腰肢袅。
槁叶半轩慵更扫。
凭阑岂是闲临眺。
欲向南云新雁道。
休草草。
来时觅取伊消耗。

(0)

渔家傲·十月轻寒生晚暮

十月轻寒生晚暮。
霜华暗卷楼南树。
十二阑干堪倚处。
聊一顾。
乱山衰草还家路。
悔别情怀多感慕。
胡笳不管离心苦。
犹喜清宵长数鼓。
双绣户。
梦魂尽远还须去。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