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讲武城》
《次韵讲武城》全文
宋 / 洪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汉鼎三分霸业成,并吞犹未戒佳兵。

故城四壁存陈迹,荒冢千年断乐声。

何必枕戈防诡计,岂容横槊窃诗名。

我来吊古停车辙,垄上农人也辍耕。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适所作的《次韵讲武城》,通过描绘历史遗迹与现实场景,表达了对古代战争与和平生活的深刻思考。

首联“汉鼎三分霸业成,并吞犹未戒佳兵”,开篇即以三国时期的典故入笔,汉鼎象征着统一与权力,三分则指三国鼎立的局面。这里既赞美了历史上的英雄霸业,又暗含对战争不断的反思,提醒人们不应忘记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痛苦。

颔联“故城四壁存陈迹,荒冢千年断乐声”进一步深化主题,将镜头拉回到历史的深处,通过描述废弃城墙和荒冢,暗示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以及它对人类文明的破坏。乐声的断绝,更是对和平与欢乐的渴望与失去的哀叹。

颈联“何必枕戈防诡计,岂容横槊窃诗名”则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战争与和平的关系。诗人认为,没有必要时刻准备着对抗阴谋,也不应允许暴力与权力的滥用窃取诗歌的荣耀,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智慧的重要性,以及对道德与文化价值的尊重。

尾联“我来吊古停车辙,垄上农人也辍耕”收束全诗,诗人亲自来到古战场凭吊,不仅自己停下脚步,连田间劳作的农人都停止了耕作,共同表达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和平的向往。这一细节描绘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使得全诗的情感更加深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和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洪适

洪适
朝代:宋   字:温伯   籍贯: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   生辰:1117~1184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猜你喜欢

寒食斋居何文起将之五羊以书话别怅然赋此

凉雨如丝草似茵,那堪病起惜芳辰。

为怜涧芷思公子,况对青山别故人。

野蝶乍来还乍去,啼鹃疑唤又疑嗔。

盈盈一带珠江水,祇有双鱼入梦频。

(0)

秋日园居呈王老师兼寄湛仲宾·其一

蔓草苍藤次第除,小亭灌木共萧疏。

驰驱自信无长策,贫病因知恋敝庐。

时复攒眉过白社,更谁载酒问玄居。

倦游司马多愁渴,犹向文园赋子虚。

(0)

寄何文起

去矣年华雨鬓侵,芳游何日惬招寻。

疏桐露引萝轩月,画栋云移碧砌阴。

曲涧移泉通药圃,当窗列树尽瑶林。

洞门旧有留题在,缘藓春来知几深。

(0)

送陶逸则游西山

匹马探奇兴未阑,西山斜雪点征鞍。

天门日射金波动,云气光浮玉阙寒。

地转黄河朝太液,峰回紫塞抱长安。

怜君已就三都赋,秖恐人间属和难。

(0)

挽苏新男司训·其二

鹏翮志犹壮,蝇头帙已陈。

可怜贫到骨,未免死资人。

丹旐朱厓道,青刍碧海滨。

潸然一相送,不觉已沾巾。

(0)

挽苏新男司训·其一

瘴海聊归骨,家山尚旅魂。

问程指绿水,行哭向青门。

宦薄身同弃,人亡道不尊。

从来生死地,交谊不须论。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