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州城郭云山里,北岩正在云山底。
翠壁嵌空抱日明,飞阁横斜矗天起。
游人祇解爱城郭,不知山底幽人乐。
六月全无暑气生,三冬亦有林花落。
苍楠卧月影如轮,乳泉溅瀑波生鳞。
利名付与百忙者,早晚自由无事身。
红莲幕下青城客,五斗留人归未得。
衙回不用展山图,直到岩边看秋色。
资州城郭云山里,北岩正在云山底。
翠壁嵌空抱日明,飞阁横斜矗天起。
游人祇解爱城郭,不知山底幽人乐。
六月全无暑气生,三冬亦有林花落。
苍楠卧月影如轮,乳泉溅瀑波生鳞。
利名付与百忙者,早晚自由无事身。
红莲幕下青城客,五斗留人归未得。
衙回不用展山图,直到岩边看秋色。
这首宋京的《大观庚寅冬游资州北岩》描绘了资州城郭与北岩的自然美景,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北岩的壮丽景色,翠壁、飞阁、苍楠、乳泉等自然元素交织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首句“资州城郭云山里”,开篇即点明地点,将资州城郭置于云山之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北岩正在云山底”进一步描绘了北岩的位置,暗示其隐匿于云雾缭绕的山底,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翠壁嵌空抱日明,飞阁横斜矗天起”两句,通过“翠壁”、“嵌空”、“抱日明”、“飞阁”、“横斜”、“矗天起”等词语,生动地刻画了北岩的峭壁与高阁,阳光照耀下的景象与飞阁直插云霄的壮观,展现出北岩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建筑之美。
“游人祇解爱城郭,不知山底幽人乐”两句,诗人借游人的视角,表达了对北岩深处隐居之人的羡慕之情,突出了北岩作为避世之所的独特魅力。
“六月全无暑气生,三冬亦有林花落”描绘了北岩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的特点,无论是炎夏还是寒冬,都能享受到不同的自然景观。
“苍楠卧月影如轮,乳泉溅瀑波生鳞”则通过“苍楠”、“卧月”、“乳泉”、“溅瀑”等意象,展现了北岩夜晚的宁静与白天的生机勃勃,以及水的动态美。
“利名付与百忙者,早晚自由无事身”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红莲幕下青城客,五斗留人归未得”两句,通过“红莲”、“幕下”、“青城客”、“五斗”等词语,描绘了一幅在红莲之下宴饮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不舍。
最后,“衙回不用展山图,直到岩边看秋色”两句,诗人结束了一天的公务,无需再展地图,直接前往北岩欣赏秋色,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资州北岩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与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衮绣堂前,福星开度,寿星入垣。
有建隆臣普,上天宰辅,绍光臣鼎,平地神仙。
入秉钧衡,出分藩屏,托住东南半壁天。
年来好,甚烽消万里,尘静三边。紫宸几度传宣。
刚不肯归班押讲筵。
纵云台勋业,已登盟府,金城筹策,犹念中原。
好袖山河,更扶日月,色正三台第一躔。
王韩去,愿齐休社稷,于万斯年。
法从西清,雅志山东,超然燕怡。
笑洛城卢老,贫来屋破,花溪杜叟,雨里床移。
晚乃经营,欢言结架,夭矫晴虹朝已跻。
开山了,一灯灯相续,第一宗师。乘闲小隐幽栖。
天与人谋应此时。
算春霆震响,不教龙蛰,甘霖布润,待倩云飞。
宥密思贤,明谟经远,共指神州克复归。
归来也,更身名烜赫,锦绣光辉。
母仪天下,圣祚保延长。声教被遐方。
严恭孝飨来清庙,鸾辂历康庄。箫韶九奏凤来翔。
袆翟焕祥光。惟馨蕊醴奠瑶觞。万寿永无疆。
亲承先顾,保祐助吾皇。亿载正乾纲。
宗文祖武尊邦社,天下锡蕃昌。
六宫扈从亲重翟,清庙荐萧芗。
礼行乐备神祗飨,四海永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