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鹊桥仙.七夕同蘧庵先生暨诸公饮桢百堂中漫赋》
《鹊桥仙.七夕同蘧庵先生暨诸公饮桢百堂中漫赋》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鹊桥仙

天边枕簟,人间瓜果,比夜嫩凉分取。

次公原是醒而狂,谁耐乞、七襄残缕。

穿针楼下,凭肩殿角,何限喁喁私语。

只因乌鹊事荒唐,误尽了、许多儿女。

(0)
鉴赏

这首《鹊桥仙》描绘了七夕节的情景,以天边的凉爽与人间的瓜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浪漫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通过“次公”这一角色,巧妙地将清醒与狂放结合,引出对七夕传统习俗的反思。次公原本是清醒之人,却在七夕之夜陷入对牛郎织女故事的痴迷,这引发了对传统节日意义的探讨。

“穿针楼下,凭肩殿角,何限喁喁私语”,描绘了女子们在七夕之夜穿针乞巧、低声细语的场景,充满了温馨与期待。然而,诗人的笔触并未停留在表面的欢乐与期待上,而是深入挖掘了这一传统节日背后的情感纠葛和对现实的无奈。“只因乌鹊事荒唐,误尽了、许多儿女”,这句话点明了诗人对于传统节日中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人们在追求美好愿望时可能遭遇的挫折和误解的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词不仅展现了七夕节的风俗习惯,更蕴含了对人性、情感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体现了陈维崧作为清代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风流子

新禽初弄舌,东郊外、催尔踏青期。

渐晴滟翠漪,惠风骀荡,暖蒸红雾,淑景辉迟。

粉墙外,杏花无限笑,杨柳不胜垂。

闲里岁华,但惊萧索,老来心赏,尤惜芳菲。

平生歌酒地,空回首,惆怅触绪沾衣。

谁见素琴翻恨,青镜留悲。

念千里云遥,暮天长短,十年人杳,流水东西。

惟有寄情芳草,依旧萋萋。

(0)

绿萼梅

楚楚碧霞裳,轻轻青玉履。

三千一太真,道妆侍天子。

(0)

雨中梅

瑶妃一念差,谪堕人间世。

琼阙未忘情,时带盈盈泪。

(0)

熙春朝阳

山占樵城最上头,眼前历历记曾游。

古来不少二千石,海内今谁第一流。

小队未妨需隙暇,大书已觉振岩幽。

于今幸际丰登日,满泛松觥剩句酬。

(0)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八十四

忍寒宁死饿宁僵,不去偷它贾女香。

感叹怀铅成底事,辛勤餐玉竟无方。

(0)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六十四

心事芬芬流品胜,一生清友是梅臞。

可怜介甫交游尽,岁晚钟山进二俞。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