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占樵城最上头,眼前历历记曾游。
古来不少二千石,海内今谁第一流。
小队未妨需隙暇,大书已觉振岩幽。
于今幸际丰登日,满泛松觥剩句酬。
山占樵城最上头,眼前历历记曾游。
古来不少二千石,海内今谁第一流。
小队未妨需隙暇,大书已觉振岩幽。
于今幸际丰登日,满泛松觥剩句酬。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山间小屋中,回忆昔日游历之乐的景象。首句“山占樵城最上头”表明诗人居住在山中的最高处,这个位置可能是为了远离尘世,或者是为了更好地观赏自然。
“眼前历历记曾游”显示了诗人对往昔旅行的美好回忆。这些回忆如同画面一般清晰地展现在他的眼前。这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怀旧之情,也反映出他对大自然的深厚感情。
“古来不少二千石,海内今谁第一流”是诗人对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或事迹的提及,这里可能隐含着诗人对于个人成就与历史地位的思考。两千石可以理解为古代的高官或重量级的人物,这里的“不少”表达了历史上杰出人才众多,而“今谁第一流”则是在探讨当下谁能与这些历史人物相媲美,带有一种时代的忧虑和对现实的反思。
接下来的“小队未妨需隙暇,大书已觉振岩幽”可能是描述诗人在山中生活的情形。这里的小队可能指的是时间片段,小队未妨意味着这些时间被充分利用,而不至于空虚度日。隙暇即闲暇之意,表明诗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创作。大书一词,则暗示了诗人的学问渊博,他的内心世界已经触及到了更为深邃的地方。
最后,“于今幸际丰登日,满泛松觥剩句酬”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在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的享受。幸际丰登日意味着能够在美好的时代中安然享受每一天,而“满泛松觥剩句酬”则可能是指诗人用酒来慰藉自己,借由写作来酬答这份清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时代和个人成就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辛夷作字字古欢,谏郎树下看木兰。
赠君红㰖可君意,杏子仁藏两相忆。
白鱼的历玉一双,儿家采莲朝渡江。
油云委地春腻腻,羞颜红溢惊吠厖。
青蛛渔花网得蝶,海棠过春香让妾。
荷衣菱带逆风吹,池上绿蒲美于箑。
四弦国腹鸣高楼,感郎意气回马头。
银瓶罄倒试莺酒,消尽廿四花风愁。
有岭名枪竿,其上若栈阁。
白云乱石齿,青峰转帘脚。
积冰太古阴,出矿无底壑。
马饮沆瀣泉,鹰荡扶摇幕。
辙迹委垂绅,人声发虚橐。
舄飞接鸟背,羽没疑虎鞟。
雾松秋发长,霜果春颊薄。
升樵不知疲,独往端有愕。
兢兢矛头淅,扤扤井口索。
凝睇见日观,引手探月廓。
南下眇尘海,北广终沙漠。
金桥群仙迎,玉幢百神凿。
禽鸣蜀帝魂,铁铸石郎错。
钩钤挂阑干,搀抢敛锋锷。
属车建前旄,驰道徇严柝。
载道三人行,弭节半途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