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治癸亥八月望日同虞伯生马伯庸过枪竿岭马上联句》
《至治癸亥八月望日同虞伯生马伯庸过枪竿岭马上联句》全文
元 / 袁桷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有岭名枪竿,其上若栈阁。

白云乱石齿,青峰转帘脚。

积冰太古阴,出矿无底壑。

马饮沆瀣泉,鹰荡扶摇幕。

辙迹委垂绅,人声发虚橐。

舄飞接鸟背,羽没疑虎鞟。

雾松秋发长,霜果春颊薄。

升樵不知疲,独往端有愕。

兢兢矛头淅,扤扤井口索。

凝睇见日观,引手探月廓。

南下眇尘海,北广终沙漠。

金桥群仙迎,玉幢百神凿。

禽鸣蜀帝魂,铁铸石郎错。

钩钤挂阑干,搀抢敛锋锷。

属车建前旄,驰道徇严柝。

载道三人行,弭节半途却。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袁桷的《至治癸亥八月望日同虞伯生马伯庸过枪竿岭马上联句》描绘了枪竿岭的壮丽景色和登山者的体验。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山岭的险峻与美丽。

开篇“有岭名枪竿,其上若栈阁”,以“枪竿”为岭名,形象地描绘了山岭的陡峭和险峻,仿佛是直插云霄的利剑。接着“白云乱石齿,青峰转帘脚”,通过白云与乱石、青峰与帘脚的对比,展现了山岭的动态美和层次感。

“积冰太古阴,出矿无底壑”,进一步描绘了山岭的古老与深邃,积冰覆盖,矿洞幽深,充满了神秘色彩。“马饮沆瀣泉,鹰荡扶摇幕”,则通过动物的活动,增添了山岭的生命力和动感。

“辙迹委垂绅,人声发虚橐”,写出了登山者留下的足迹和山间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舄飞接鸟背,羽没疑虎鞟”,通过鞋子与鸟背、羽毛与虎皮的连接,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雾松秋发长,霜果春颊薄”,将季节的变化融入山景之中,雾松与霜果,分别代表了秋季与春季的特色。“升樵不知疲,独往端有愕”,表达了登山者的坚韧不拔和对未知的敬畏。

“兢兢矛头淅,扤扤井口索”,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紧张与挑战。“凝睇见日观,引手探月廓”,则是对山顶美景的向往与探索精神的体现。

最后,“南下眇尘海,北广终沙漠”,以广阔的地理景象,象征人生的广阔与追求。“金桥群仙迎,玉幢百神凿”,描绘了仙境般的场景,充满了神话色彩。“禽鸣蜀帝魂,铁铸石郎错”,通过动物的叫声和历史人物的传说,增添了故事性和文化内涵。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枪竿岭的壮丽景色,还蕴含了登山者的勇气、探索精神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的山水诗。

作者介绍

袁桷
朝代:元   字:伯长   号:清容居士   籍贯:庆元路鄞县   生辰:1266—1327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猜你喜欢

赠倪道士二首·其一

羽衣暂脱著戎衣,坐定方惊语入微。

归隐玉霄应不出,他年容我扣岩扉。

(0)

醉中信笔作四绝句既成惧观者不知野人本心也复作一绝·其四

老觉人间足畏涂,怕人浑似怕于菟。

晴明颇动青鞋兴,先探门前有客无。

(0)

稽山道中二首·其一

文章事业初何有,钟鼎山林本自同。

昨暮钓鱼天镜北,今朝采药石帆东。

(0)

游仙五首·其三

玄圃春风赐宴时,双成独奏玉参差。

侍晨饮釂虚皇喜,一段龙绡索进诗。

(0)

詹仲信以山水二轴为寿固辞不可乃各作一绝句谢之·其二雪山

雪崦梅村一径斜,茆檐烟火两三家。

眼明见此幽栖地,却恨吾庐已太奢。

(0)

欲出遇雨

东风吹雨恼游人,满路新泥换细尘。

花睡柳眠春自懒,谁知我更懒于春。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