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台穹跨连绿波,红轩铪匝垂纤罗。
中有一人金作面,隔幌玲珑遥可见。
忽闻黄鸟鸣且悲,镜边含笑著春衣。
罗袖婵娟似无力,行拾落花比容色。
落花一度无再春,人生作乐须及辰。
君不见楚王台上红颜子,今日皆成狐兔尘。
紫台穹跨连绿波,红轩铪匝垂纤罗。
中有一人金作面,隔幌玲珑遥可见。
忽闻黄鸟鸣且悲,镜边含笑著春衣。
罗袖婵娟似无力,行拾落花比容色。
落花一度无再春,人生作乐须及辰。
君不见楚王台上红颜子,今日皆成狐兔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色彩斑斓,语言优美。
首句“紫台穹跨连绿波”将读者带入了一片翠绿欲滴的湖泊之中,湖水如同一条蜿蜒曲折的玉带,衬托着远处高耸的紫色宫殿。紧接着,“红轩铪匝垂纤罗”则描绘出一幅精美的宫廷生活图景,其中“红轩”指的是华丽的车辇,“铪匝”形容车轮和装饰物件的精致,“垂纤罗”则是轻柔飘逸的丝绸织物。
中间几句“中有一人金作面,隔幌玲珑遥可见。忽闻黄鸟鸣且悲,镜边含笑著春衣。”诗人通过一个神秘的人物形象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最后几句“罗袖婵娟似无力,行拾落花比容色。落花一度无再春,人生作乐须及辰。”则是诗人直接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因此而生的珍惜时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理思考,是一篇集绘画与哲思于一身的佳作。
有啸于梁,其来如风,公然叩门。
是二竖揶揄,穴人焦府,五穷跳荡,绊我朝昏。
鼠斗庭前,蚁喧床下,败壁徒悬犊鼻裈。
黔娄妇,空典钗访卜,剪纸招魂。无钱药裹休论。
至今日方知扁鹊尊。
叹残杯冷炙,谁遗野老,凄风碎雨,孰念王孙。
只有贫交,偏承厚谊,管鲍分金古道存。
前期在,待稍苏肺气,同问真源。
斜阳城阙。晚秋行散,偶尔游歇。
故人曾有池馆,风帘零乱,镜湖超越。
花朵柳丝如画,映秋水林樾。
更三五、知己流连,河没参横浩歌发。
笛声隐隐霜空阔。廿年馀、往事星明灭。
如今园里只有,荒井畔、蟪蛄悲咽。
满目山阳,催得盈颠种种华发。
最恼是、绿水桥边,尚挂当初月。
看君家,峥泓萧瑟,门庭寂如水。杂花铺缀。
任紫艳红英,围绕篱次。年年步屧随蜂至。
许多花下事。算只有、风前铃索,知人吟赏意。
今年东吴到诗僧,相逢何况又,落花天气。
禅板静,相将斗,赋才清绮。
谁知道、百花谢后,还领略、粉香新月底。
凝望久、为伊凭暖,阑干红梵字。
虎邱石上,记曾经、看过几场秋月。
锦队花城浑不夜,一缕歌喉如发。
此际他乡,故人对酒,一倍关情切。
为欢休晚,中原军鼓初歇。
渐觉帝阙寒生,天街露悄,醉把双眸豁。
地界袁曹多战鬼,危语头须成雪。
萧瑟西风,凄凉北里,雁柱筝都折。
霜螯饱啖,不知前路愁绝。
雍氏亭空,大騩山老,一鞭袅尽斜晖。
正荒城苔绣,古驿花欹。
行人说是王孙第,怅金床、玉几都非。
巡檐背手,谁人怜我,情绪如丝。此意枕簟应知。
共残釭青穗,伴我题诗。叹星移物换,种种凄其。
不如且向东风外,好悲歌、聂政坟西。
明当竟去,频斟浊酒,细拂横碑。
雨覆云翻,论交道、令人冷齿。
告家庙、甲为乙友,从今日始。
官笑一麾君竟罢,病惊百日余刚起。
问乾坤、弟畜灌夫谁,惟卿耳。嗟墨突,殊堪耻。
怜范釜,还私喜。且樵苏不爨,清谈而已。
开口会能求相印,吾生讵向沟中死。
终不然、鬻畚华山阴,寻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