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菊对芙蓉.禹州使院作》
《金菊对芙蓉.禹州使院作》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金菊对芙蓉

雍氏亭空,大騩山老,一鞭袅尽斜晖。

正荒城苔绣,古驿花欹。

行人说是王孙第,怅金床、玉几都非。

巡檐背手,谁人怜我,情绪如丝。此意枕簟应知。

共残釭青穗,伴我题诗。叹星移物换,种种凄其。

不如且向东风外,好悲歌、聂政坟西。

明当竟去,频斟浊酒,细拂横碑。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苍凉而深沉的画面,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人生的无奈。词人以雍氏亭、大騩山为背景,通过“鞭袅斜晖”、“荒城苔绣”、“古驿花欹”等景象,勾勒出一片荒凉与静寂的氛围。其中,“王孙第”、“金床玉几都非”、“星移物换”等词句,不仅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也暗含了人事变迁的感慨。

词中“共残釭青穗,伴我题诗”,表达了词人在孤独中寻求情感寄托的心境,通过与自然界的残灯相伴,抒发了内心的忧郁和对过往的怀念。“不如且向东风外,好悲歌、聂政坟西”,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词人选择在聂政坟前悲歌,似乎是在寻找一种释放内心痛苦的方式,同时也暗示了对英雄气概的向往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最后,“明当竟去,频斟浊酒,细拂横碑”,既是对未来的决绝态度,也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词人决定在明日离开,但在此之前,他将频繁地饮酒,细细地擦拭墓碑,这一系列动作,既是对自己过往生活的告别,也是对逝去岁月的纪念。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词人面对人生变迁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在孤独中寻求自我慰藉的努力,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登超然台还过云居寺同曹德馨苏惇元

岩根梦斸古桃花,天绮中霄落绛霞。

左右神仙金阙侣,?珑楼阁玉真家。

漫披浊雾怜尘世,且叩空钟问释迦。

丛桂晚阴风不扫,经坛秋冷月眉斜。

(0)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其四十九

停车忆春夜,清歌月当午。

藉彼友朋乐,遣我行役苦。

斯人各蓬叶,相合即俦侣。

究非一体亲,安偕永行处?

疾风掠江水,一散几重聚?

旅者异关县,归者已乡土。

还留踽踽身,来此复延伫。

星霜万里阔,飘摇一鸿羽。

(0)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其三十四

广川古区要,城势如覆盆。

青山卓南障,削入天台根。

胡卢环西河,衡漳相吐吞。

百里见烽火,唇齿联平原。

安陵逼齐险,全赵兹户门。

遂使巨鹿马,不向中水屯。

客来揽形势,地阔沙浑浑。

清时重防守,谯角犹黄昏。

(0)

哭徐编修师得短言二十八章拉杂写哀不能成篇幅也又何暇于文·其二十二

明明非梦,我还入门。白日满地,视之皆昏。

(0)

哭徐编修师得短言二十八章拉杂写哀不能成篇幅也又何暇于文·其十九

慰夫子之爱兮,而无其时。

负夫子之爱兮,而又谁语之?

(0)

尺五庄即事诗十二章·其十一

分襟弹指事,不乐待如何?

各自看天晚,无心恋鸟歌。

烟明帘侧势,草软地生波。

门外二千里,风沙归路多。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