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轫嵩麓背烟岩,解维水程仍二三。
杞邦想见旧风烈,许邑自知诚子男。
天地忧怀真过计,文献不足良可惭。
放舟适未觏君子,白头终期老江潭。
发轫嵩麓背烟岩,解维水程仍二三。
杞邦想见旧风烈,许邑自知诚子男。
天地忧怀真过计,文献不足良可惭。
放舟适未觏君子,白头终期老江潭。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李廌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对古人风节的怀念和自我修养的坚持。
“发轫嵩麓背烟岩,解维水程仍二三。”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行进中的景象,"轫"是车辕的意思,"嵩麓"指的是嵩山和麓山,这里用来形容车辆在山路上行驶的艰难。"背烟岩"则是一种诗意化的地理描述,表明车队经过的地方有如烟雾缭绕的山岩。"解维水程仍二三"可能是在说行进过程中遇到了河流,并且用了两到三次的时间来渡过。
“杞邦想见旧风烈,许邑自知诚子男。”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美德的向往和自己品格上的自信。"杞邦"可能是指一个地方或者时代,而"旧风烈"则是对过去某种高尚情操或气节的怀念。"许邑"应该是一个地名,"自知诚子男"则表明诗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人。
“天地忧怀真过计,文献不足良可惭。”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历史记载和个人行为的反思。"天地忧怀"可能是比喻,用来形容广大无边的情感或责任,"真过计"则是在计算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真正符合道德标准。"文献不足"表达了对历史记录不够完善的遗憾,"良可惭"则是诗人对于个人行为和历史记载之间差距的自责。
“放舟适未觏君子,白头终期老江潭。” 最后两句则是一种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愿望。"放舟"意味着解开船缆,准备出发,而"适未觏君子"可能是在寻找或期待遇到高尚的人物。"白头终期老江潭"则是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自然中安度晚年,成为一位长寿且心灵宁静的隐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风格和个人品德的反思,以及对历史记载的不足之处的自责,展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学称雕龙,二难腾早誉。
橐笔就南宫,邅回万里路。
薛惢贯勿遗,读骚嗟迟莫。
草木灿坤舆,纤钜罗典故。
岂厌官奉薄,为道仕楚去。
屈宋遘代兴,颜谢供吐茹。
自任笔削权,志乘不朽树。
时危知引病,逾拟遂初赋。
传乘游浙闽,抱恨济胜具。
东归文酒会,诗得江山助。
清浊莫议方,师表希叔度。
乱离怅云亡,隔世尝心晤。
束水生烟满中宿,轩辕吹断昆崙竹。
猿归峡里不闻声,一片云根压飞瀑。
中有幽人恣遐躅,坐破苍苔弄澄绿。
掀云浣翠苦不足,梦入层峦泻金粟。
乖龙抉山巨灵肃,生忧坏此混沌玉。
贮得清泠千万斛,畀尔来昆畅心曲。
我生见石不轻爱,今来已作南宫拜。
非关磊砢标天奇,远意却在嶙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