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梢未动雨中听,催遍园林百果成。
六月不知春色尽,五更来伴夏鸡声。
树头萧瑟长风过,马上瞢腾短梦惊。
劝汝无言归旧谷,先秋番次候虫鸣。
花梢未动雨中听,催遍园林百果成。
六月不知春色尽,五更来伴夏鸡声。
树头萧瑟长风过,马上瞢腾短梦惊。
劝汝无言归旧谷,先秋番次候虫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早春景象和农村生活图画。开篇"花梢未动雨中听,催遍园林百果成"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里雨后的宁静与生机,花朵在细雨的滋润下静悄悄地开放,而园中的果实也在这个季节迅速成熟。诗人捕捉到了自然界微妙的变化,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充满生机的画面之中。
"六月不知春色尽,五更来伴夏鸡声"这两句则是在强调时间流逝的主题。诗人指出到了六月份,本应是初夏时节,但依然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而夜间的公鸡啼叫也提醒着人们夏日已至,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转。
接下来的"树头萧瑟长风过,马上瞢腾短梦惊"两句,则是对行旅生活的一种描写。诗人通过树梢在风中的凄凉声响和自己在马背上的短暂入睡与惊醒,表现了游子对远方的向往和内心的孤独感。
最后两句"劝汝无言归旧谷,先秋番次候虫鸣"是诗人对友人的劝告。诗中提到不要沉默,要回到熟悉的地方去,而在初秋时分批等待虫鸣声。这两句不仅包含了对自然的观察,也蕴含着一种淡定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通过对春天雨后景象、时间感悟和行旅生活的描写,以及对友人的劝告,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自然的情怀。
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
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
溪尽停蛮棹,旗张卓翠苔。
柳村穿窈窕,松涧渡喧豗。
等级云峰峻,宽平洞府开。
拂天闻笑语,特地见楼台。
泉嫩黄金涌,牙香紫璧裁。
拜章期沃日,轻骑疾奔雷。
舞袖岚侵涧,歌声谷答回。
磬音藏叶鸟,雪艳照潭梅。
好是全家到,兼为奉诏来。
树阴香作帐,花径落成堆。
景物残三月,登临怆一杯。
重游难自尅,俛首入尘埃。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
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
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归路。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蔡侯静者意有余,清夜置酒临前除。
罢琴惆怅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
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