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石髓漏云根,嫩碧粼粼漾浅春。
不是天台石桥路,胡麻饭糁避秦人。
雨馀石髓漏云根,嫩碧粼粼漾浅春。
不是天台石桥路,胡麻饭糁避秦人。
这首诗描绘的是雨后山涧的清新景象。"雨馀石髓漏云根",形象地写出雨后石头上滴水如石髓,仿佛从云雾缭绕的山根处渗出,充满湿润与生机。"嫩碧粼粼漾浅春",则描绘了涧水在雨后显得格外碧绿,微波荡漾,仿佛春天的气息刚刚苏醒,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诗人通过"不是天台石桥路"一句,暗示此地并非天台仙境,而是寻常山野,但依然美丽动人。最后一句"胡麻饭糁避秦人"则带有一丝隐逸之意,可能是指山中的宁静生活让人心生向往,像古人避世隐居一样,选择在这里享受自然与简朴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涧雨后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简静生活的向往,具有浓厚的田园诗情。
小窗雨霁,傍疏篱一带,箨声盈耳。
绳床乍破,幽人梦验,苔钱穿碎。
墙阴屋角,郁千尺、凌云势。
笑洋州、太守清贫,却饶玉版风致。曾过荻洲江市。
银鲥拨剌出水。向柁楼晨饭,松湿烟青,烧来偏脆。
谷口如蓬宫,中似束、故人情味。
最怜是、憔悴龙孙,琅玕销尽生翠。
过春风、吟魂飞远,冷冷静闻琴语。
心香半缕销烟篆,盼断白云何处。深院宇。
借几树、繁红款取芳菲住。移宫换羽。
正琼押帘疏,冰奁砚润,华省漫催去。
怜同调,我亦新声曾谱。栏干静夜屡抚。
银藤枝上玲珑月,分得清愁几许。怀俊侣。
又并入、樽前红豆相思苦。艳情知否。
趁绛雪轻霏,玉箫低掐,芳思未迟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