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雨霁,傍疏篱一带,箨声盈耳。
绳床乍破,幽人梦验,苔钱穿碎。
墙阴屋角,郁千尺、凌云势。
笑洋州、太守清贫,却饶玉版风致。曾过荻洲江市。
银鲥拨剌出水。向柁楼晨饭,松湿烟青,烧来偏脆。
谷口如蓬宫,中似束、故人情味。
最怜是、憔悴龙孙,琅玕销尽生翠。
小窗雨霁,傍疏篱一带,箨声盈耳。
绳床乍破,幽人梦验,苔钱穿碎。
墙阴屋角,郁千尺、凌云势。
笑洋州、太守清贫,却饶玉版风致。曾过荻洲江市。
银鲥拨剌出水。向柁楼晨饭,松湿烟青,烧来偏脆。
谷口如蓬宫,中似束、故人情味。
最怜是、憔悴龙孙,琅玕销尽生翠。
这首《尾犯·笋》由清代词人曹贞吉所作,描绘了雨后竹林中竹笋生长的景象,充满了清新脱俗的自然之美。
词的开篇“小窗雨霁”,点明了环境背景——雨后初晴,空气清新。接着“傍疏篱一带,箨声盈耳”描绘了竹林的静谧与生机,竹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悦耳的声音。紧接着“绳床乍破,幽人梦验,苔钱穿碎”,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竹林中的幽静与神秘,仿佛是隐士的梦境在现实中的投射,苔藓在石板上留下斑驳的痕迹,增添了几分古朴之感。
“墙阴屋角,郁千尺、凌云势”进一步渲染了竹林的高大与挺拔,竹子似乎要冲破云霄,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生命力。“笑洋州、太守清贫,却饶玉版风致”,这里借用了苏东坡的典故,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竹子品质的赞美,即使身处清贫之中,也能保持高洁的品性,如同玉版般纯净无瑕。
“曾过荻洲江市,银鲥拨剌出水”转而描绘了一幅江边集市的热闹场景,银白色的鲥鱼跃出水面,鲜活生动,与前面的宁静形成了鲜明对比,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和趣味。
“向柁楼晨饭,松湿烟青,烧来偏脆”则将视角转向船上的生活,早晨在松林间享用早餐,空气中弥漫着松树的清香,烤制的食物香气四溢,充满了生活的温馨与满足。
最后,“谷口如蓬宫,中似束、故人情味”将竹林比作蓬宫,充满了神秘与诗意,其中蕴含着与老友相聚的情谊,让人感受到温暖与亲切。而“最怜是、憔悴龙孙,琅玕销尽生翠”则以龙孙(竹笋)的生长过程为喻,表达了对生命力顽强、不断成长的赞美,即使经历了风雨的摧残,最终也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一片翠绿。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竹林的美丽与生机,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驱去复来仍此都,岂惟人诮鬼揶揄。
顾防未免罹矰缴,却使高人赋雁奴。
西去曾悲鸟道沿,东来又骇畏途鞭。
如何一舸西江上,放溜乘风不用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