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佩下紫霄,岩岩府中趋。
冠盖灿以繁,群吏肃前隅。
晨风振远楹,宿鸟鸣高梧。
起步忽不惬,叹此中怀孤。
杨雄草太玄,相如奏子虚。
执戟亦云晚,游梁意何迂。
西京有七贵,黄金步天衢。
朝欢浃车马,夕燕纷笙竽。
富贵讵可常,为乐亦须臾。
嗟彼荣华观,耽此寂寞涂。
取舍一何戾,志各有所须。
烈士多苦心,斯言良不诬。
鸣佩下紫霄,岩岩府中趋。
冠盖灿以繁,群吏肃前隅。
晨风振远楹,宿鸟鸣高梧。
起步忽不惬,叹此中怀孤。
杨雄草太玄,相如奏子虚。
执戟亦云晚,游梁意何迂。
西京有七贵,黄金步天衢。
朝欢浃车马,夕燕纷笙竽。
富贵讵可常,为乐亦须臾。
嗟彼荣华观,耽此寂寞涂。
取舍一何戾,志各有所须。
烈士多苦心,斯言良不诬。
这首诗描绘了官场的景象,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思考。首句“鸣佩下紫霄,岩岩府中趋”,生动地展现了官员们在紫霄之下,府中有序地行进的场景,佩环相击,声声入耳,营造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
接着,“冠盖灿以繁,群吏肃前隅”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官场的繁华与秩序,冠盖如云,群吏整齐排列,体现了官场的威严与纪律性。
“晨风振远楹,宿鸟鸣高梧”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晨风拂过远处的柱子,宿鸟在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叫,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含着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起步忽不惬,叹此中怀孤”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虽然表面上光鲜亮丽,但内心却感到孤独和不满足,这种情感的反差,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思考性。
接下来,“杨雄草太玄,相如奏子虚”引用了两位古代文人的典故,杨雄著《太玄》,相如作《子虚赋》,通过这些历史事件,诗人或许在暗喻自己或他人在官场中的处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追求。
“执戟亦云晚,游梁意何迂”则可能是在感叹功名利禄的追求有时会让人迷失方向,比喻为手持长戟的士兵,最终也可能走向衰老,游梁(梁园)的游子,其意趣或许过于迂阔。
“西京有七贵,黄金步天衢”描述了西京(长安)的权贵们,他们拥有财富和地位,能够在天衢(天上的道路)上行走,象征着权力与荣耀。
“朝欢浃车马,夕燕纷笙竽”描绘了权贵们在白天和夜晚的奢华生活,车马喧嚣,宴饮频繁,笙竽齐鸣,充满了欢乐与热闹。
然而,“富贵讵可常,为乐亦须臾”提醒人们,富贵并非永恒,快乐也是短暂的,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嗟彼荣华观,耽此寂寞涂。取舍一何戾,志各有所须”表达了对官场荣华生活的反思,有人沉迷于此,有人则选择孤独,取舍之间,各有所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深刻思考。
“烈士多苦心,斯言良不诬”则以“烈士”(有抱负、有理想的英雄人物)为例,强调了追求理想与抱负的艰辛,同时也肯定了诗人自己的话语是真实的,富有深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绘和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人生价值、追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思考,语言精炼,寓意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押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小子何时见,高秋此日生。
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
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
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倾。
胜绝惊身老,情忘发兴奇。
座从歌妓密,乐任主人为。
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
楼高欲愁思,横笛未休吹。
一身竟无托,远与孤蓬征。
千里失所依,复将落叶并。
中途偶良朋,问我将何行。
欲献济时策,此心谁见明。
君王制六合,海塞无交兵。
壮士伏草间,沈忧乱纵横。
飘飘不得意,昨发南都城。
紫燕枥下嘶,青萍匣中鸣。
投躯寄天下,长啸寻豪英。
耻学琅琊人,龙蟠事躬耕。
富贵吾自取,建功及春荣。
我愿执尔手,尔方达我情。
相知同一己,岂惟弟与兄。
抱子弄白云,琴歌发清声。
临别意难尽,各希存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