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流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流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敦儒的作品,名为《鹧鸪天(其三)西都作》。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超脱世俗、不羁的个性。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作为一个山水之人,接受自然赋予的使命,跟随自己的本心而生活,不受拘束。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流云借月章。" 这里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脱凡尘、与天地同在的情景,显示出作者的胸襟和想象力。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 表明作者醉心于诗歌和美酒,对世间的功名利禄并不放在心上。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境,作者似乎对物质的享受也持一种超然的态度,更喜欢在美景中寻找精神上的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由与自然、艺术与醉酒的热爱,以及他对世俗功名的淡漠。这种生活态度和审美观念,在当时是比较超前的,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一种精神追求。
纤纤西林月,待日生辉光。
幸假羽翼资,与君同颉颃。
左提而右挈,万夫莫能当。
况我为仁义,相辅唯文章。
斫桐为两琴,异形同宫商。
中心一相知,异身同肺肠。
智慧如丹华,华盛无再扬。
勖哉二三子,久要期勿忘。
苍鹰六翮不上天,化为春鸠啄人田。
壮士有力不搏虎,两角肥牛耕瘠土。
毛摧羽落君莫叹,龙屈蛇伸自终古。
送君耕,耕何所。
上有苍梧之深山,下有牂牁之长浦。
浦下山田田上墅,荷锸来归日当午。
曲枕右肱树左股,万事不理望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