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纤西林月,待日生辉光。
幸假羽翼资,与君同颉颃。
左提而右挈,万夫莫能当。
况我为仁义,相辅唯文章。
斫桐为两琴,异形同宫商。
中心一相知,异身同肺肠。
智慧如丹华,华盛无再扬。
勖哉二三子,久要期勿忘。
纤纤西林月,待日生辉光。
幸假羽翼资,与君同颉颃。
左提而右挈,万夫莫能当。
况我为仁义,相辅唯文章。
斫桐为两琴,异形同宫商。
中心一相知,异身同肺肠。
智慧如丹华,华盛无再扬。
勖哉二三子,久要期勿忘。
这首诗《感怀十七首(其一)》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诗中以“纤纤西林月”开篇,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月光洒在西林之上,预示着光明的到来。接着,“幸假羽翼资,与君同颉颃”,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之人并肩前行的心愿。
“左提而右挈,万夫莫能当”,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自信与勇气,即使面对千军万马,也无所畏惧。接下来,“况我为仁义,相辅唯文章”,强调了仁义与文章的重要性,认为它们是相互辅助、不可或缺的。
“斫桐为两琴,异形同宫商”,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和朋友比作两把形状不同但音律相同的琴,象征着虽然个性各异,但在精神层面有着深厚的共鸣。最后,“中心一相知,异身同肺肠”,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深度,强调了心灵的相通与默契。
“智慧如丹华,华盛无再扬”,表达了对智慧的珍视与赞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机会的不可重复性。最后,“勖哉二三子,久要期勿忘”,是对朋友们的勉励,希望他们能够坚守初心,不忘彼此间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蕴含了对人生智慧的深刻思考。
辞亲远行迈,所适天一方。
脂车戒前途,陟彼千仞冈。
清风来禾黍,蕉葛生微凉。
忆昔别君初,桃李繁秾芳。
如何三月后,遂见黄花香。
采采不盈掬,怅然中心藏。
手把珊瑚枝,身袭芙蓉裳。
清节亮可贵,不佩庸何伤。
人生有臧否,此心任低昂。
仰视碧天末,矫矫鸿鹄翔。
大江茫茫江水白,堤畔筑庵护深碧。
绯桃绿柳锁双眉,日浸波光荡云液。
新芦簇簇满长洲,深厚由来畜土脉。
彼苍眷注优且渥,四十年中地频辟。
千村黛色接云容,百顷岚光被郊陌。
江流浩浩汇奔注,两山排闼如相揖。
昔年曾付丹青手,妙画难得云林笔。
忽检巾箱旧图卷,痴翁豪素留名迹。
烟江叠嶂渺千里,尺幅不嫌鹅绢窄。
借作此图亦快事,风涛飒飒生虚壁。
我今恍惚身入画,万壑千岩赴襟舄。
弹琴一曲江月寒,苍翠空濛入帘隙。
雅山之北案山南,翠阜隆起瞰澄潭。
虽无洞壑深窈窕,平田遥望堆晴岚。
图经地志均失载,马厩名因野庙在。
当年遵海岂至此,或因女吴通行李。
簟茀南来骑似云,高冈亦散紫骝群。
后来秦皇鞭石时,指挥列嶂如市儿。
尔独倔强遁荒野,不随九峰环卫海东陲。
作诗吊古增惆怅,芥子须弥无定相。
苦忆牛山陨涕人,齐女思归长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