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驱驿路漫停鞍,父老凝眸认豸冠。
泽底哀鸿惊暂息,车前猛虎气偏寒。
平阳草碧帝城古,晋赵山青霸业残。
此日采风空叱驭,陈诗何以济时艰。
驰驱驿路漫停鞍,父老凝眸认豸冠。
泽底哀鸿惊暂息,车前猛虎气偏寒。
平阳草碧帝城古,晋赵山青霸业残。
此日采风空叱驭,陈诗何以济时艰。
这首诗描绘了晋阳道中的景象与情感,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对现实的深思。
首联“驰驱驿路漫停鞍,父老凝眸认豸冠。”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漫长驿路上,尽管疲惫却不停歇,沿途的父老乡亲们凝视着他的官服,似乎在辨识其身份。这里通过“驰驱”、“驿路”、“停鞍”、“凝眸”等词,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对官员身份的敬畏。
颔联“泽底哀鸿惊暂息,车前猛虎气偏寒。”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百姓比作“泽底哀鸿”,虽暂时得到喘息,但危机并未完全解除;同时,将官车比作“车前猛虎”,虽气势威严,但因季节或环境因素,其威势有所减弱。这一联反映了官民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
颈联“平阳草碧帝城古,晋赵山青霸业残。”通过“平阳草碧”与“帝城古”、“晋赵山青”与“霸业残”的对比,既赞美了自然美景,又暗含对历史辉煌与衰败的感慨。这里“帝城古”与“霸业残”分别指代古代的繁华与权力的消逝,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衰败的无奈。
尾联“此日采风空叱驭,陈诗何以济时艰。”表达了诗人面对当前困境,即使采风寻觅古诗文以求慰藉,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无奈与困惑。这里的“采风”指的是搜集民间歌谣,而“陈诗”则可能是指引用古诗文,都未能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方法,体现了对时代难题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晋阳道中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敏感洞察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
趣程访先贤,迤逦寻福山,灵境惬素心,恍疑梦寐间。
奇秀万交目,吾心一以閒。问心何以閒?
万有性不存。所性如兼存,万物同浑然。
一石砺心确,一花应心妍。
有鸟对关关,有泉同涓涓。
风云恒变化,我心自存存。
为语山中人,诣道以我观。
怒潮来去,荡不尽、多少仙灵閒物。
浪打矶头,依旧是、千尺银翻绝壁。
孟德当年,周郎一世,彼此雠谁雪。
山花犹媚,不分儿女雄杰。
回想坡老清游,扣舷高唱,把临皋舟发。
两度磨厓题姓名,千古终难磨灭。
胜迹风流,长留图画,腕底穷毫发。
疏疏烟树,雪堂重话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