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到此未须归,绿替红残已暗围。
说与群儿休赶逐,要看宛转自然飞。
春光到此未须归,绿替红残已暗围。
说与群儿休赶逐,要看宛转自然飞。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张侃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春光的魅力。
“春光到此未须归”,开篇即点明了春天的美好,仿佛春光还未尽兴,不愿离去。“绿替红残已暗围”,接着描述了春天的色彩变化,绿色逐渐取代了红色,暗示着季节的更迭,万物复苏。这里,“绿”代表新生与希望,“红”则象征着过去或即将逝去的美好事物,通过“绿替红残”的过程,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循环的感慨。
“说与群儿休赶逐”,诗人似乎在对孩子们说话,劝告他们不要急切地追逐春光,而是要静心欣赏它的自然之美。“要看宛转自然飞”,最后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观察与欣赏的重要性,鼓励人们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感受和体验大自然的奇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它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生命轮回的深刻感悟。
人间何日不尘生,扫到何年扫得清。
输与天台双行者,睡弯苕帚午鸡鸣。
一踏江南地,欢如释重负。
篮舆入寒山,云物明可睹。
苍鳞飘修髯,葱翠引余步。
试问雨雪无,此中未寒冱。
摄衣上层巅,风恬得春煦。
金焦时出没,对时若牙互。
空江卷波涛,遥闻势弥怒。
其阳列众山,雄秀竞奔注。
瞿生抱微疴,荦确行不顾。
语我平生游,必跻最高处。
不然隔培肸,茫然堕云雾。
此语绝可思,颇惬游观趣。
及当未衰年,从子穷山路。
我居四大中,正如衣中著。
我岂好往来,衣当有新故。
道家贵久生,谓当长相附。
竺乾大导师,广说无生语。
亦知海有岸,不识津梁处。
遂与二子偕,万劫每同住。
如在百戏场,好丑安可数。
贤愚贵贱间,头面无不具。
工拙我为之,令子蒙毁誉。
毁誉亦非真,会当随子去。
苟悟万缘空,夫何忧何惧。
一醉能几时,何以消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