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十一钱镈》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十一钱镈》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于易见耒耜,于诗闻钱镈。

百工圣人为,此最功不薄。

欲收禾黍善,先去蒿莱恶。

愿同攲器悟,更使臣工作。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他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诗人通过对比两位古代圣明之君——易见耒耜(古代农业工具)与钱镈(春秋时期的贤相,以教化百姓著称),强调了农业生产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以及统治者应当重视农业、关心百姓。

诗中的“于易见耒耜,于诗闻钱镈”两句,通过易和钱这两个历史人物的不同特点,表达了对农业发展和文化教育的双重期待。易即夏禹(大禹),传说他教民耕作,发明耒耜,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象征;而钱镈则以善于教化百姓著称,代表了文教的重要性。

“百工圣人为,此最功不薄”两句强调了农业生产的艰辛和重要性。这里的“百工”指的是各种手艺和劳动,而“圣人”则是统治者或理想中的君主。在诗人的观念中,统治者应当重视这些为国家繁荣稳定打下基础的工作。

接下来的“欲收禾黍善,先去蒿莱恶”两句,则直接指出了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即在期待获得良好收成之前,必须首先清除田间的杂草(蒿莱),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

最后,“愿同攲器悟,更使臣工作”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对农业工具的重视。这里的“攲器”指的是农具,通过这些工具,诗人希望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并且愿意让自己的臣民们也能认识到这些工作的重要性。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王安石对于农业生产的理解和重视,也体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以及推崇务实和教育的治国理念。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夏夜四首·其一

夏夜谁知亦自长,幽居渺在水云乡。

月侵竹簟清无暑,风度衣篝润有香。

栖鹊自惊移别树,流萤相逐过横塘。

放翁尚苦馀酲在,细绠铜瓶落井床。

(0)

秋怀十首·其六

曩得治中俸,湖山偶卜居。

身尝著禾谱,儿解读农书。

遇事绝欣厌,接人均戚疏。

乾坤虽浩浩,等付一蘧庐。

(0)

雨夜排闷二首·其一

羸病愁灯影,羁怀怯雨声。

新秋忽已半,垂老若为情。

金印儿嬉事,青编身后名。

何如破窗下,袖手送馀生。

(0)

怀昔

偶住人间日月长,细思方觉少年狂。

众中论事归多悔,醉后题诗醒已忘。

鼍作鲸吞吁莫测,谷堙山堑浩难量。

老来境界全非昨,卧看萦帘一缕香。

(0)

初冬扫东山之麓置数石于乔松巨竹间以眺西山甚自适也

护霜天气半晴阴,小岭苍寒藓径深。

翠霭欲成孤凤舞,青松先作老龙吟。

渔歌浦口生高兴,骑吹边头负壮心。

儿报东村早梅发,杖藜与汝共幽寻。

(0)

立春日

江花江水每年同,春日春盘放手空。

天地无私生万物,山林有处著衰翁。

牛趋死地身无罪,梅发京华信不通。

数片飞飞犹腊雪,村邻相唤贺年丰。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