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田国博见示石炭诗,有「铸剑斩佞臣」之句,次韵答之》
《田国博见示石炭诗,有「铸剑斩佞臣」之句,次韵答之》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楚山铁炭皆奇物,知君欲斫奸邪窟。

属镂无眼不识人,楚国何曾斩无极。

玉川狂直古遗民,救月裁诗语最真。

千里妖蟆一寸铁,地上空愁虮虱臣。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通过诗中所表现出的意境和情感,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正义与勇气的赞美,以及对待人接物态度的深刻反思。

首句“楚山铁炭皆奇物”,直接点出了主题:楚地之山,蕴藏着坚韧如铁的炭石,这些都是自然界中珍奇之物。紧接着,“知君欲斫奸邪窟”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田国博的了解,知道他有志向恶势力挥刀斩断,体现出一种正义与勇气。

然而,在“属镂无眼不识人,楚国何曾斩无极”这两句中,诗人却流露出一丝悲哀。这里的“属镂”指的是工匠,“无眼”则是比喻他们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而“楚国何曾斩无极”则表达了一种无奈,似乎在说历史上楚国虽有英雄,但对于那些看不见、抓不住的邪恶势力,也感到无从下手。

随后,“玉川狂直古遗民,救月裁诗语最真”两句,描绘出一位性格豪放、言辞恳切之人,他如同古代遗留下来的人物,用自己的诗歌来拯救世间的不正之风,表达了对纯真语言与行为的赞扬。

最后,“千里妖蟆一寸铁,地上空愁虮虱臣”两句,则通过一个强烈的对比来表达主题。这里的“妖蟆”指的是那些貌美实恶之物,而“一寸铁”则是那坚硬无比的正义之物。诗人感慨地上虽然有许多邪恶势力,但真正能够斩断它们的正义力量却十分稀缺。

苏轼在这首诗中,通过田国博送来的一块石炭所激发的情感和思考,以“铸剑斩佞臣”为契机,将对友人的理解与自己对于世间邪恶势力的看法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力量与深思的画面。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监试夜雨滴空阶

霎霎复凄凄,飘松又洒槐。

气濛蛛网槛,声叠藓花阶。

古壁青灯动,深庭湿叶埋。

徐垂旧夗瓦,竞历小茅斋。

冷与阴虫间,清将玉漏谐。

病身唯展转,谁见此时怀。

(0)

晚次临泾

路入犬羊群,城寒雉堞曛。

居人秖尚武,过客谩投文。

马怯奔浑水,雕沈莽苍云。

沙田积蒿艾,竟夕见烧焚。

(0)

旅中荅喻军事问客情

一自游他国,相逢少故人。

纵然为客乐,争似在家贫。

畜恨霜侵鬓,搜诗病入神。

若非怜片善,谁肯问风尘。

(0)

寄越从事林嵩侍御

子虚词赋动君王,谁不期君入对扬。

莫恋兔园留看雪,已乘骢马合凌霜。

路归天上行方别,道在人间久便香。

应念都城旧吟客,十年踪迹委沧浪。

(0)

上李补阙

十洲非暂别,龙尾肯慵登。

谏草封山药,朝衣施衲僧。

月留江客待,句历钓船徵。

终恐林栖去,餐霞叶上升。

(0)

赠南陵李主簿

外邑官同隐,宁劳短吏趋。

看云情自足,爱酒逸应无。

簟席弹棋子,衣裳惹印朱。

仍闻陂水近,亦拟掉菰蒲。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