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夜四首·其一》
《夏夜四首·其一》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夏夜谁知亦自长,幽居渺在水云乡。

月侵竹簟清无暑,风度衣篝润有香。

栖鹊自惊移别树,流萤相逐过横塘。

放翁尚苦馀酲在,细绠铜瓶落井床。

(0)
注释
夏夜:夜晚的夏天。
幽居:隐居的生活。
水云乡:形容偏远或仙境般的住所。
侵:穿透。
竹簟:竹席。
清无暑:清凉没有暑气。
风度:微风吹过。
衣篝:篝火旁的衣服。
润有香:带着湿润的香气。
栖鹊:栖息的喜鹊。
移别树:飞往别的树。
流萤:萤火虫。
横塘:横向的池塘。
放翁:陆游的号。
馀酲:残留的醉意。
细绠:细绳。
铜瓶:铜制的瓶子。
井床:井边的床榻。
翻译
夏夜漫长不为人知,我独自居住在水云间。
月光穿透竹席带来清凉,微风拂过熏香的篝火。
栖息的喜鹊因惊动而飞往他枝,流萤成群穿越池塘。
即使放翁仍受宿醉之苦,提着铜瓶的细绳落在井边床榻。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陆游的《夏夜四首(其一)》描绘了夏日夜晚的独特意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夜的宁静与清凉。"夏夜谁知亦自长",写出了夏夜虽然漫长,但少有人知其深邃,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闲适。

"幽居渺在水云乡",通过"幽居"和"水云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寓居之地的偏远和自然之美,仿佛身处仙境之中。"月侵竹簟清无暑",月光洒在竹席上,带来清冷之感,消除了炎热,营造出凉爽的夜晚氛围。

"风度衣篝润有香",微风吹过,带着竹席上的清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宜人。"栖鹊自惊移别树",以鹊鸟惊动的动作,增添了生动的动态画面,也寓言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和观察。

"流萤相逐过横塘",萤火虫成群飞过,增添了夜晚的诗意,象征着生命的流转和时光的流逝。最后,诗人以"放翁尚苦馀酲在"自比,表达了虽已年迈但仍怀有壮志未酬的感慨,"细绠铜瓶落井床"则以日常细节收尾,寓意生活中的平凡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哲理的夏夜画卷,体现了陆游深厚的诗情画意和人生感悟。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过耆阇寺

黄叶声中蜡屐双,来寻初地背秋江。

穿蹊诘曲行香篆,隔树微茫见佛幢。

西笑人回尘堁梦,南朝僧老雪霜降。

六时钟磬三生路,趁听松关雨后淙。

(0)

送戴东原南归

惜别翻怜忽漫逢,尊前天末失云龙。

鸿飞紫陌无多日,秋到黄山第几重。

避地名高孙祭酒,传家学绝郑司农。

汉京故事荣稽古,岁岁三朝考大镛。

(0)

舟行杂咏·其四

乾坤有旦气,得之在清晓。

居家恒耽眠,行役起我早。

水烟栖汀蘋,霞光散林鸟。

寸心适澄然,凝思会尘表。

(0)

边笛·其二

一声初吹柳梢青,驻马凝思旧别情。

欲向关河望故国,纷纷黄叶落长城。

(0)

再至慈化寺花事已谢慨然成咏

也知销歇易,一见一依依。

岂谓尊前赏,徒从雨后稀。

重逢应隔岁,独立又斜晖。

结习何年洗,天花一任飞。

(0)

次韵答余荆帆

我爱枫溪物外贤,新诗况复彦伦传。

尝疑烟雾掉头去,为复尘寰跂脚眠。

潜颖春风双鬓晚,落花残照一樽前。

山中莫便从招隐,恐费人间百万钱。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