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谷藏源远近通,下连诸涧尽朝宗。
飞空自响钧天乐,震地偏惊启蛰龙。
阔处倒涵山岳影,渡边多见鹿麋踪。
几番过雨扶筇听,髣髴涛声起万松。
深谷藏源远近通,下连诸涧尽朝宗。
飞空自响钧天乐,震地偏惊启蛰龙。
阔处倒涵山岳影,渡边多见鹿麋踪。
几番过雨扶筇听,髣髴涛声起万松。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武当八景(其四)九渡鸣泉》描绘了深山谷中泉水的奇特景象。首句"深谷藏源远近通",形象地写出泉水源头深远,无论远近都能感受到其流动的脉络。"下连诸涧尽朝宗"则暗示泉水汇集众多溪流,如同众水朝拜源头一般。
"飞空自响钧天乐"运用比喻,形容泉水如音乐般在空中回荡,给人以美妙的听觉享受。"震地偏惊启蛰龙"进一步描绘出泉水冲击地面的力度,仿佛能唤醒冬眠的龙,生动展现了其力量和活力。
"阔处倒涵山岳影"写泉水在宽阔处映照山峦,景色壮丽;"渡边多见鹿麋踪"则暗示此地生态环境良好,动物出没,增添了自然的生机。
最后两句"几番过雨扶筇听,髣髴涛声起万松",诗人雨后漫步,手持竹杖,倾听泉水声,仿佛涛声从万松林中涌起,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受。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九渡鸣泉的自然之美和动态之韵。
楼上新诗二百篇,三吴处士最应贤。
非夷非惠真天隐,忘世忘身恐地仙。
散尽黄金犹好客,归来碧瓦自生烟。
灵犀美璞无人识,蔚蔚空惊草木妍。
万点飞泉下白云,似帘悬处望疑真。
若将此水为霖雨,更胜长垂隔路尘。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落落高照明气四骞,梵行诸天周回十方。
无量大神皆由我身,我有洞章万遍成仙。
仙道贵度鬼道相连,天地眇莽秽气氛氛。
三界乐兮过之常存,身入我界体入自然。
此时乐兮薄由我恩,龙汉荡荡何能别真。
我界难度故作洞文,变化飞空以试尔身。
成败懈退度者几人,笑而不度故为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