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室山水间,水澹山斯閒。
等度与佳名,不出此一园。
春秋趣会殊,向背景各存。
名固莫可穷,阿谁能忘言。
室乃不著语,澹閒于是闲。
筑室山水间,水澹山斯閒。
等度与佳名,不出此一园。
春秋趣会殊,向背景各存。
名固莫可穷,阿谁能忘言。
室乃不著语,澹閒于是闲。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山水之间的静谧居所——“澹閒室”。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室中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以及四季更迭带来的不同韵味。
首句“筑室山水间,水澹山斯閒”,开篇即点明了居所的位置和环境特点:它坐落在山水之间,周围水波轻漾,山色悠闲,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
接着,“等度与佳名,不出此一园”两句,表达了室中环境与美好名声相得益彰,无需外界过多渲染,自成一派独特魅力。
“春秋趣会殊,向背景各存”描绘了季节变换带来的不同趣味,春日生机勃勃,秋日宁静深邃,每一季都有其独特的风景和韵味,如同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各自独立又相互映衬。
“名固莫可穷,阿谁能忘言”则表达了对室中环境的赞美之情,认为其美好难以言尽,即便是最善于表达的人也无法完全捕捉其全部魅力。
最后,“室乃不著语,澹閒于是闲”总结全诗,强调了室内的静谧与闲适,即使不需言语描述,其淡泊与闲逸的氛围已然深入人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澹閒室”这一理想居所的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对其深深的喜爱与向往。
无事门多掩,阴阶竹扫苔。
劲风吹雪聚,渴鸟啄冰开。
树向寒山得,人从瀑布来。
终期天目老,擎锡逐云回。
同城各多故,会面亦稀疏。
及道须相别,临岐恨有馀。
梁园飞楚鸟,汴水走淮鱼。
众说裁军檄,陈琳远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