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邵公禅院》
《题邵公禅院》全文
唐 / 刘得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无事门多掩,阴阶竹扫苔。

劲风吹雪聚,渴鸟啄冰开。

树向寒山得,人从瀑布来。

终期天目老,擎锡逐云回。

(0)
翻译
家中无事时常常关门,阶前竹林清扫着青苔。
强风吹过,雪花聚集成堆,口渴的鸟儿啄破冰层觅食。
树木在寒冷的山中生长,人们从瀑布旁走过。
我期待在天目山终老,手持锡杖,伴随白云归去。
注释
无事:指家中平静无事。
掩:关闭。
阴阶:阴暗的台阶。
竹扫苔:竹子扫除阶上的青苔。
劲风:猛烈的风。
雪聚:雪花堆积。
渴鸟:口渴的鸟。
啄冰开:啄破冰面。
树向寒山:树木在寒冷的山中。
人从瀑布来:人们从有瀑布的地方经过。
期:期待。
天目老:在天目山终老。
擎锡:手持锡杖。
逐云回:随着云彩回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中禅院景象。"无事门多掩,阴阶竹扫苔"表达了一个平和安宁的情境,门常闭,阶上竹叶轻拂着青苔,显得既幽雅又清净。接下来的"劲风吹雪聚,渴鸟啄冰开"则描绘出严冬之景,强烈的风将雪吹成堆积,而饥饿的鸟儿却在寻找食物,啄开坚硬的冰面,这两句通过对比增添了一丝生机与希望。

诗人随后写道"树向寒山得,人从瀑布来",这里表达了禅院之美,它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更是人类精神寄托之所。树木在严酷的山中依然坚守其生长,而人们则远离尘世,从飞流直下的瀑布旁边前来,这既象征着对清净心灵的追求,也表明了禅院对于寻求内心平静者的吸引力。

最后两句"终期天目老,擎锡逐云回"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岁月流转与精神修行的深刻感悟。这里的“天目”指的是佛教中清净无染的眼目,“终期”意味着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而“擎锡逐云回”则是对禅者终日持斋,寻求真理的形象表达。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禅定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刘得仁
朝代:唐

刘得仁(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月夜舟次吴塔与顾陆二丈酣坐

扁舟载月舣林皋,故旧相逢尽浊醪。

坐拥黑貂青露重,行看玉兔碧天高。

惟当佳景携三益,肯向衰年叹二毛。

旷达从来说嵇阮,竹林还许醉山涛。

(0)

赠别同年李侍御补郡

征帆遥指五云边,君向春江思渺然。

我已投簪林下隐,仙舟同载是何年。

(0)

宿江上人家

落日催征骑,扁舟下渡江。

轩舆停舍馆,灯火照山窗。

懒性真堪隐,雄心未肯降。

良宵清不寐,入枕水淙淙。

(0)

游忘归岩

幽谷生灵籁,虚岩落翠微。

行吟兴未已,日暮竟忘归。

(0)

临淮北渡

驰驱江路远,此日渡淮河。

睥睨低红日,旌旗漾碧波。

春光看柳变,烟景翳帆过。

身系浮名去,归期奈若何。

(0)

除夕二绝·其二

抱戚江乡六载馀,灯前惊叹二毛初。

平生多少风云气,竹帛勋名半已虚。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