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石勒城二首·其一》
《题石勒城二首·其一》全文
唐 / 吕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长驱到处积人头,大旆连营压上游。

建业乌栖何足问,慨然归去王中州。

(0)
翻译
大军所向之处堆积着无数的人头,大旗飘扬的军营压在河流的上游。
建业城中的乌栖之事无需再问,我意气风发地回归中原大地。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战争场面和个人情感的诗句,通过对战事与自然景观的并置,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所带来的毁灭与无尽杀戮的深刻哀伤。

"长驱到处积人头,大旆连营压上游。"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一场大规模战争的情景,"长驱"指的是军队的长时间行进,"积人头"则是对战死者数量之多的一种隐喻表达,显示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牺牲。"大旆连营压上游"则是对军队规模和布局的描绘,"大旆"指的是大旗,"连营"意味着军营接连不断,而"压上游"则可能是在描述军队向前推进所带来的压迫感。

"建业乌栖何足问,慨然归去王中州。" 这两句转而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结果的不满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性。"建业"可能是指某个历史事件或者军事成就,但这里被用来强调这些成就是建立在无数生命牺牲之上的,"乌栖何足问"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成就价值的怀疑和反思。在最后一句中,"慨然归去王中州"展现了诗人面对战争结果时的心情——一种深沉而无奈的情绪,"王中州"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但在这里更多地象征着一个安全、平静的归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战争景观与个人情感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战乱时代的反思和悲哀,同时也透露出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作者介绍
吕温

吕温
朝代:唐   籍贯:唐河中(今永济市)   生辰:771~811

吕温(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猜你喜欢

和刘知录见寄并简阳先生

刘郎爽气晓霜晴,阳子高怀宝鉴明。

虽幸竹林容入会,每惭布鼓独无声。

一杯葵藿真佳趣,五鼎牛羊谩宰生。

廊庙他年调燮手,不妨潜室且和羹。

(0)

春日杂兴十五首·其十三

纤纤兰蕙甲,青青杨柳丝。

草木有春华,园林竞芳时。

妆点贵铨次,高下有推移。

连畛已端修,茅蹊尽平治。

雕栏被丹雘,文甃合琉璃。

穿薄启萦迂,拍堤汎涟漪。

安排红药树,映带牡丹枝。

蔓草既诛锄,秋荣亦芟夷。

碧芦断修干,丹蓼剪芳蕤。

苞杞散不收,丛菊弃如遗。

芦蓼尚云可,杞菊或未宜。

神功著西河,嘉声蔼东篱。

朱实照金鼎,黄华登玉卮。

暄凉虽异序,荣秀各有期。

商飙掠春丛,摧折谁能支。

(0)

苦兵次韵答云叟

乱世无人秉国成,徒令介胄得横行。

操戈竟伐何休宇,落月翻深杜甫情。

烽火连天缘底事,江湖满地感残生。

欲洗乾坤空有愿,问君东海倩谁倾。

(0)

张长史今岁仍得见于越上长史遂出此展之可爱成佳物也主者宝之

吴人善砧理,恶楮化为美。

其他亦仿此,第未知之耳。

(0)

飞泉

飞泉喷薄万珠圆,宛似骊山十月间。

好作汤池浴寒月,醒人心处是潺潺。

(0)

西风

西风一夜飕飕动,冷触病身增疾痛。

卧听促织不成眠,起望明星还内讼。

十年客路过秋色,五亩故园停岁种。

学如观海祗自奇,文似屠龙竟谁用。

情知至足在饱煖,何事低心随荐贡。

桀溺从初岂有官,接舆却是能歌凤。

今虽未借邯郸枕,昔曾屡叹南柯梦。

哿矣归哉有近期,会将物我分轻重。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