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虽遐,古今若寄。高深何物,天地所遗。
水山之閒,是当有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余及水山,与亭为四。形则万殊,情本一致。
幽谷相求,玄迹多秘。退而寻之,乃获其至。
宇宙虽遐,古今若寄。高深何物,天地所遗。
水山之閒,是当有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余及水山,与亭为四。形则万殊,情本一致。
幽谷相求,玄迹多秘。退而寻之,乃获其至。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郭之奇创作,名为《山水之閒》。诗中以宇宙的宏大与时间的流转为背景,探讨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对自然界的感知和理解。
首句“宇宙虽遐,古今若寄”开篇即展现出宏大的宇宙观,将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与个体的存在相对比,暗示了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与短暂。接着,“高深何物,天地所遗”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神秘与伟大,引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水山之閒,是当有异”点明了诗的主题——山水之间,存在着独特而神秘的景象。接下来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句,表达了个人对自然的感受因人而异,体现了主观体验的重要性。
“余及水山,与亭为四。形则万殊,情本一致”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内在的统一性。通过“幽谷相求,玄迹多秘”展现了自然界的隐秘与深邃,激发了探索的欲望。
最后,“退而寻之,乃获其至”总结了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强调了深入自然、理解自然的重要性。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赞美与探索,表达了对宇宙奥秘的向往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乡园又是端阳宴,琴尊正游天际。
艾虎悬丝,桃人对酒,风味他乡同否。
梅黄雨细,任遍拂南薰,未消寒意。
院宇阴阴,纻衣葵扇尚慵试。
芳辰今日共赏,客中看竞渡,天气晴未。
乳燕帘栊,新槐池馆,谁结蒲符为佩。阑干闲倚。
漫极目云山,午馀人醉。昼永香微,髻榴红欲坠。
鹤林净土。香界结社,裙屐吟侣。三□东浒。
欲疑遁迹、庐岑远公住。粥鱼虾鼓。
金粟影里,尘劫重数。瑶盏频注。
笑它爱酒,柴桑唤难去。
忆昔弁峰顶,舌涌青莲留法炬。
闻说俊游、携筇曾久伫。想约践嬉春,来几新雨。
世闻今古。问白业因缘,残衲能诉。
更浮图、一铃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