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壮马力短,马行石齿中。
十步九举辔,回环失西东。
溪水变为雨,悬崖阴濛濛。
客衣飘飖秋,葛花零落风。
白日舍我没,征途忽然穷。
山壮马力短,马行石齿中。
十步九举辔,回环失西东。
溪水变为雨,悬崖阴濛濛。
客衣飘飖秋,葛花零落风。
白日舍我没,征途忽然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艰难跋涉的山路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行者在崎岖山路上的不易和孤独感。开篇“山壮马力短,马行石齿中”,直接点明了行者的困境,山势雄伟而马匹力量不足,只能缓慢地在石头密布的道路上前进。
接着,“十步九举辔,回环失西东”则更深化了这种艰难,每走十步就要停下来调整马勒,行者甚至分不清方向,再次强调了旅途的困顿和迷茫。山路崎岖,连马匹都无法顺畅前进,更何况是行者。
“溪水变为雨,悬崖阴濛濛”这两句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溪流汇聚成细雨,悬挂在峭壁之上,形成一种阴霾的氛围。这种天气不仅增加了旅途的危险,也让人感到更加孤独和沉重。
“客衣飘飖秋,葛花零落风”中,“客衣”指的是行者的衣服,因长时间在外旅行而显得单薄且随风飘扬。同时,葛花随着秋风摇曳,纷纷扬扬,这些意象都让人感受到一种萧瑟和凄清。
最后,“白日舍我没,征途忽然穷”则表现了行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旅途中突然遇到的困境。白昼渐渐消失在视野之外,而前方的道路却变得更加艰难和贫瘠。
整首诗通过对山路、天气、植物等自然元素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行者在崎岖山区独自跋涉时的心境和环境的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