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陪臣候起居,优恩锡宴示荣诸。
徐闻壶漏迟金狄,不藉琼筵命象胥。
塞限寒门帝京到,风来暑节晓凉舒。
时和武定遐方顺,惟励谦冲凛执虚。
哈萨陪臣候起居,优恩锡宴示荣诸。
徐闻壶漏迟金狄,不藉琼筵命象胥。
塞限寒门帝京到,风来暑节晓凉舒。
时和武定遐方顺,惟励谦冲凛执虚。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乾隆皇帝宴请哈萨克陪臣的场景,展现了宏大的宫廷宴会氛围与和谐的外交关系。首句“哈萨陪臣候起居”,描绘了哈萨克陪臣恭敬地等待皇帝的问候,体现了对尊贵客人的尊重。接着,“优恩锡宴示荣诸”则说明了皇帝以隆重的宴会来彰显对陪臣的恩宠与礼遇。
“徐闻壶漏迟金狄,不藉琼筵命象胥”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宴会的庄重与秩序。壶漏是古代计时工具,金狄可能指的是装饰或乐器,琼筵则是指华丽的宴会桌,象胥则是古代负责接待外国使者的官员。这两句暗示了宴会的安排井然有序,无需借助繁复的仪式,体现了皇帝的自信与从容。
“塞限寒门帝京到,风来暑节晓凉舒”描绘了从边疆到京城的旅程,以及到达后清晨微风带来的凉爽,象征着和平与舒适。这不仅反映了地理上的距离被克服,也寓意着不同地区之间的和谐共处。
最后,“时和武定遐方顺,惟励谦冲凛执虚”表达了在和平时期,各地都能顺从朝廷的治理,强调了皇帝的谦逊与执政的清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宴会的细节描绘,展现了清朝对外交往的礼仪与和谐,以及皇帝的威仪与治国理念。
巍巍京兆古所雄,民之父母称闻公。
昔传赵张不易得,今见德政将无同。
去年饥馑多流亡,沟壑白骨寒秋霜。
今年甘雨起枯槁,禾穗满田如帚长。
南车北驾情悠悠,风吹甘棠驯雉愁。
寇恂河内竟难借,汲黯淮阳谁见留。
折杨枝,插江路,杨枝他年作高树。
万岁千秋忆我公,香火常来乞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