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州望庐山》
《江州望庐山》全文
唐 / 罗隐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东南苍翠何崔嵬,横流一望幽抱开。

影寒已令水底去,脚阔欲过湖心来。

深处不唯容鬼怪,暗中兼恐有风雷。

仙人往往今谁在,红杏花香重首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āngzhōuwàngshān
táng / luóyǐn

dōngnáncāngcuìcuīwéihéngliúwàngyōubàokāi
yǐnghánlìngshuǐ

jiǎokuòguòxīnlái
shēnchùwéiróngguǐguàiànzhōngjiānkǒngyǒufēngléi

xiānrénwǎngwǎngjīnshuízàihóngxìnghuāxiāngzhòngshǒuhuí

翻译
东南方向的青山翠峰多么雄伟壮观,浩渺的水流一望无际,展现出深邃的怀抱。
倒映在水中的山影已随波逐流而去,仿佛想要跨过湖心而来。
湖水深处不仅可能隐藏着奇异的鬼怪,而且暗处还可能潜藏着风雷之险。
传说中的仙人如今还有谁在呢?只有那红杏花香,似乎在引领我再次回首凝望。
注释
崔嵬:形容山势高大险峻。
幽抱:深邃的胸怀或景色。
影寒:形容倒影冷清。
红杏花香:象征春天和生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庐山的远眺之景,开篇即以“东南苍翠何崔嵬”展现出庐山的壮丽与雄伟。"横流一望幽抱开"则写出了江水纵横,连绵不绝,与庐山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诗人接着描写了自己在此景中的感受,“影寒已令水底去”表明阳光透过清澈见底的江水投射到水下,形成阴凉的氛围。"脚阔欲过湖心来"则表现出诗人想要穿越这片美丽的湖泊之心,但又不敢轻易踏入其中。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深处不唯容鬼怪”暗示庐山深处充满了神秘与未知,而“暗中兼恐有风雷”则表达出诗人对那未知世界的敬畏与忧虑。

最后,诗人提到了仙人,“仙人往往今谁在”表现出对传说中居住于此山中的仙人的怀念。"红杏花香重首回"则是诗人通过对红杏花香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再次体验这份美好情境的心愿。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
朝代:唐   字:昭谏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生辰:833-909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猜你喜欢

闻哭者

昨日南邻哭,哭声一何苦。

云是妻哭夫,夫年二十五。

今朝北里哭,哭声又何切。

云是母哭儿,儿年十七八。

四邻尚如此,天下多夭折。

乃知浮世人,少得垂白发。

余今过四十,念彼聊自悦。

从此明镜中,不嫌头似雪。

(0)

种柳三咏·其一

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

不及栽杨柳,明年便有阴。

春风为催促,副取老人心。

(0)

伤杨弘贞

颜子昔短命,仲尼惜其贤。

杨生亦好学,不幸复徒然。

谁识天地意,独与龟鹤年。

(0)

病入新正

枕上惊新岁,花前念旧欢。

是身老所逼,非意病相干。

风月情犹在,杯觞兴渐阑。

便休心未伏,更试一春看。

(0)

夏日与闲禅师林下避暑

洛景城西尘土红,伴僧闲坐竹泉东。

绿萝潭上不见日,白石滩边长有风。

热恼渐知随念尽,清凉常愿与人同。

每因毒暑悲亲故,多在炎方瘴海中。

(0)

咏怀寄皇甫朗之

老大多情足往还,招僧待客夜开关。

学调气后衰中健,不用心来闹处闲。

养病未能辞薄俸,忘名何必入深山。

与君别有相知分,同置身于木雁间。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