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衡阳泊木居士庙下作》
《衡阳泊木居士庙下作》全文
唐 / 罗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乌噪残阳草满庭,此中枯木似人形。

只应神物长为主,未必浮槎即有灵。

八月风波飘不去,四时黍稷荐惟馨。

南朝庾信无因赋,牢落祠前水气腥。

(0)
翻译
暮色乌鸦叫声嘈杂,庭院草木丛生,枯木仿佛人形。
或许只有神灵才是这里的主宰,不一定会有木筏带来神迹。
八月的风浪无法吹散,四季祭祀的谷物香气四溢。
南朝诗人庾信无缘再写,这座祠堂前只有湿气和腥味弥漫。
注释
乌噪:乌鸦鸣叫。
残阳:傍晚的太阳。
草满庭:庭院草木茂盛。
枯木似人形:枯树形状像人。
神物:神灵。
未必:不一定。
浮槎:木筏。
风波:风浪。
飘不去:无法吹散。
黍稷:谷物。
荐惟馨:祭祀时的供品香气。
庾信:南朝诗人庾信。
无因赋:无缘再写诗。
牢落:荒凉。
水气腥:湿气带有腥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的秋景,诗人在一处破败的庭院中感慨良多。开篇两句“乌噪残阳草满庭,此中枯木似人形”勾勒出一个被时间遗忘的地方,乌鸦叫声中透露出一种萧瑟之感,而荒废的庭院和形似人的枯木,则增添了一份凄凉与孤寂。

接下来的两句“只应神物长为主,未必浮槎即有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力量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凡俗世界中的不平等和无常的思考。这里的“神物”指的是那些超乎寻常、具有特殊魅力的事物,而“只应神物长为主”则是说这些非凡之物理应永远居于主导地位。

随后,“八月风波飘不去,四时黍稷荐惟馨”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八月的风带着草木的清香和泥土的芬芳,在空中飘荡却久久不散,这是对自然界中生命循环的一种描绘。

最后,诗人提到了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庾信,“南朝庾信无因赋,牢落祠前水气腥”这两句表明诗人在这种环境中受到庾信无题赋的启发,但自己的心境却是被困顿和不自由所笼罩。这里的“牢落”形容诗人的情感状态,而“祠前水气腥”则可能暗示着某种污秽或不洁,这与庾信赋中那种超脱世俗的意境形成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荒废庭院和秋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文学创作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
朝代:唐   字:昭谏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生辰:833-909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猜你喜欢

烛蛾

鬼蛾来翩翩,慕此堂上烛。

附炎竟何功,自取焚如酷。

感彼万动微,保生在无欲。

不见青林蝉,饮风聊自足。

(0)

重送

夹岸雪初消,青青见麦苗。

传声汶阳客,已解木兰桡。

春水生张泽,春风动乐郊。

良游知不负,回首念无聊。

(0)

赋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绝·其二

闻说身依莲社,坐蒙敕赐芗林。

五老与公为六,何须诗酒棋琴。

(0)

挽黎承事·其一

北正黎司地,南来得姓繁。

清时能教子,馀润必高门。

珠蚌他年誉,金籯晚岁温。

王师勤佐馈,乡斗待平反。

(0)

和汝霖三首·其一

客思如春日日深,莫令鶗鴂损芳阴。

忽逢佳士能倾盖,那用高眠有抱衾。

陌上正歌归缓缓,尊前聊酌夜沉沉。

君诗也得池塘梦,沈谢风流尚可寻。

(0)

初至青湘闻安仁帅司为曹成所袭四首·其一

风急滩声乱,云红雪意酣。

空庭初霰集,寒砚忽冰涵。

天造推移密,人情冷煖谙。

江头聊问信,春到一枝南。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