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黎承事·其一》
《挽黎承事·其一》全文
宋 / 胡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北正黎司地,南来得姓繁。

清时能教子,馀润必高门。

珠蚌他年誉,金籯晚岁温。

王师勤佐馈,乡斗待平反。

(0)
注释
北:北方。
正:正统。
黎司地:黎姓的发源地。
南来:从南方迁移而来。
得姓繁:姓氏众多。
清时:清明的时代。
教子:教育孩子。
馀润:遗留的好影响。
高门:显赫的家族。
珠蚌:比喻有才华或有价值的人。
誉:称赞。
金籯:黄金竹笼,象征财富。
晚岁:晚年。
王师:朝廷军队。
勤佐馈:常资助。
乡斗:乡亲中的纠纷。
平反:洗雪冤屈,恢复公正。
翻译
北方以黎姓为正统,南方迁移而来的人也多有黎姓。
在清明的时代,黎姓人家注重教育后代,这样的家风必定会造就显赫的家族。
黎姓子孙有望像珍珠贝母般受人称赞,晚年生活富裕温暖。
朝廷军队常资助黎姓乡亲,期待有一天能为他们洗雪冤屈,实现公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胡寅所作的挽黎承事的第一首,表达了对黎氏家族的敬仰和对其后代的期许。首句“北正黎司地”暗示黎氏源自北方,地位显赫;“南来得姓繁”则描绘了家族南迁后人口繁盛的景象。

“清时能教子”赞扬黎氏在清明之世注重家庭教育,培养出优秀子弟;“馀润必高门”进一步强调良好的家风会带来家族的兴盛。后两句“珠蚌他年誉,金籯晚岁温”运用比喻,将黎氏比作孕育珍珠的蚌壳,未来必受赞誉,晚年财富丰厚,生活安泰。

最后两句“王师勤佐馈,乡斗待平反”表达了对黎氏子孙积极参与国家事务,以及期待社会公正,为黎氏家族洗刷冤屈的愿望。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黎氏家族德行与才智,寄寓了作者对黎氏未来的美好祝愿的挽诗。

作者介绍
胡寅

胡寅
朝代:宋   字:明仲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生辰: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猜你喜欢

浩浩阳春发,杨柳何依依。

百鸟自南归,翱翔萃我枝。

(0)

题柯敬仲竹石

珊瑚树倚碧琅玕,曾入西清画里看。

今日五云仙阁远,梦回烟雨楚江寒。

(0)

鹞儿岭

摵摵寒沙投马蹄,萧萧胡吹袭春衣。

冰坚石齿河声断,霜落川牙树影稀。

长路几经行客老,青山长见白云飞。

何时还却行缘债,卓个茅庵冷翠微。

(0)

劳山

卓荦鳌山出海隅,霏微灵秀满天衢。

群峰削蜡几千仞,乱石穿空一万株。

(0)

题画

桃花红绽断桥边,杨柳垂阴散绿烟。

记得少年曾取醉,玉人扶上总宜船。

(0)

郭忠恕仙峰春色

层轩缭绕绿云堆,坐挹空青落凤台。

一石负鳌三岛去,九峰骑鹤众仙来。

越南翡翠无时见,洞口蔷薇几度开。

春去春来花木好,溪头时听棹歌回。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