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慎动时。
枉道干名名亦失,怫民从欲欲还隳。
号为贤者能从善,名曰小人须饰非。
大佞似忠非易辩,尧夫非是爱吟诗。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慎动时。
枉道干名名亦失,怫民从欲欲还隳。
号为贤者能从善,名曰小人须饰非。
大佞似忠非易辩,尧夫非是爱吟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其一三一)》,主要探讨了诗歌创作与个人品行的关系以及对道德与伪善的辨识。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诗人邵雍并不是单纯为了吟诗而吟诗,他通过诗表达深思和警醒。接下来的诗句指出,过分追求名声可能导致失去真正的道德,迎合民众欲望可能会导致社会风气败坏。诗人强调,即使被称为贤者的人也要不断追求善行,而小人则需要掩饰自己的错误。
诗中提到“大佞似忠非易辩”,暗示了识别伪忠之人的困难,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上表面忠诚实则奸佞的现象的忧虑。最后再次回到开头,强调诗歌创作的深层含义并非仅限于艺术,而是关乎道德和洞察世事。
整首诗以诗的形式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尤其是关于道德选择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昨夜秋风颠彻晓,沙洲萧瑟鸣枯蓼。
羁人荒馆夜初长,泼天月色当楼皎。
老夫思归又怀禄,去住似被饥寒绕。
羡君一语不相投,掉臂长涂疾于鸟。
相知贫士老当遂,医识死人危不夭。
伯牙子期行可遇,扬子侯芭事更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