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觉炎阳剧,欣闻夜雨零。
黍田知玉润,檐溜似琴听。
惟有增兢慰,雅宜想色形。
明当问安日,欢喜谒慈宁。
刚觉炎阳剧,欣闻夜雨零。
黍田知玉润,檐溜似琴听。
惟有增兢慰,雅宜想色形。
明当问安日,欢喜谒慈宁。
此诗《夜雨》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夏日夜晚难得的清凉与宁静,以及对雨水滋润大地的喜悦之情。
首句“刚觉炎阳剧”,诗人以“炎阳”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夏日酷热的景象,一个“剧”字则强调了炎热的程度,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夏日的炙烤。紧接着,“欣闻夜雨零”一转,表达了诗人对于夜晚降下甘霖的欣喜之情,将炎热的夏日瞬间带入了一片清凉之中。
“黍田知玉润”,诗人通过“玉润”这一比喻,生动地展现了雨水对农作物的滋养作用,既体现了雨水的珍贵,也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檐溜似琴听”,进一步渲染了夜晚雨声的美妙,将滴落的雨珠比作琴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如诗如画的夜晚之中。
“惟有增兢慰,雅宜想色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宁静。在雨水的滋润下,万物得以生长,诗人内心感到欣慰,同时也更加欣赏大自然的色彩与形态之美。
最后,“明当问安日,欢喜谒慈宁”两句,似乎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或许是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之日,他将以一颗感恩的心去拜访慈祥的长者或神灵,表达对生活的感激与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夜雨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力和丰富想象力,也传达了其对生活、对自然的深厚情感与哲思,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佳作。
撑拄通天塔,翱翔砥柱堂。
舣舟一上裂天荒,韶石下关回澜狂。
双丸终古走寒光,此地乃尔高昂昂。
不独河低天亦低,九成台上风琅琅。
带得秋心过晚峡,还将逸眼傲朝霜。
因忆去年登海鳌,扶胥脚底起洪涛。
短鬓萧萧难掩雪,力弱心长首重搔。
君不见当年班生投笔起,骞腾宝剑驱千里。
风云气节相激昂,富贵功名堪自取。
伏生九十诵陈经,烈士敲碎玉壶冰。
壮心不使暮年惜,绿发成名入青冥。
我观夏生骨节奇,青衫弃却扬清徽。
龙骧凛凛誇逸足,双瞳闪闪长庚微。
经学丹青精以练,杜公武库何须羡。
赞匡果毅取临时,金刚玉润如轰电。
横海楼船见大旌,修成战具东瓯平。
铜柱界边宽眼力,吟成好句彻沧溟。
两年驻纛五羊东,扁舟萧寺时相逢。
笑语但看鸥鸟下,此心不向时人通。
牛头道者智威师,重岩学道悬雕弓。
今日送君归旧镇,疮痍息后期芳踪。
《书生入戎马之场歌赠夏继先兼送还镇海安》【明·释今无】君不见当年班生投笔起,骞腾宝剑驱千里。风云气节相激昂,富贵功名堪自取。伏生九十诵陈经,烈士敲碎玉壶冰。壮心不使暮年惜,绿发成名入青冥。我观夏生骨节奇,青衫弃却扬清徽。龙骧凛凛誇逸足,双瞳闪闪长庚微。经学丹青精以练,杜公武库何须羡。赞匡果毅取临时,金刚玉润如轰电。横海楼船见大旌,修成战具东瓯平。铜柱界边宽眼力,吟成好句彻沧溟。两年驻纛五羊东,扁舟萧寺时相逢。笑语但看鸥鸟下,此心不向时人通。牛头道者智威师,重岩学道悬雕弓。今日送君归旧镇,疮痍息后期芳踪。
https://shici.929r.com/shici/aIDtJIP.html
归舟古渡头,水急沙力薄。
参差水竹中,石头何磊落。
高浪见渔翁,肤黑发益白。
尽日守缯缴,交谈见素朴。
称彼读书人,云是游仙客。
家住河上村,近亦走风鹤。
天不眷微生,难以事耕凿。
膝边两小儿,食鱼弃鱼骼。
岂知翁力竭,十缯九不获。
世路多艰虞,人生苦缠縳。
万事可镜心,兹游信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