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生入戎马之场歌赠夏继先兼送还镇海安》
《书生入戎马之场歌赠夏继先兼送还镇海安》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古风

君不见当年班生投笔起,骞腾宝剑驱千里。

风云气节相激昂,富贵功名堪自取。

伏生九十诵陈经,烈士敲碎玉壶冰。

壮心不使暮年惜,绿发成名入青冥。

我观夏生骨节奇,青衫弃却扬清徽。

龙骧凛凛誇逸足,双瞳闪闪长庚微。

经学丹青精以练,杜公武库何须羡。

赞匡果毅取临时,金刚玉润如轰电。

横海楼船见大旌,修成战具东瓯平。

铜柱界边宽眼力,吟成好句彻沧溟。

两年驻纛五羊东,扁舟萧寺时相逢。

笑语但看鸥鸟下,此心不向时人通。

牛头道者智威师,重岩学道悬雕弓。

今日送君归旧镇,疮痍息后期芳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夏继先的书生,他不仅精通经学与丹青,还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诗中赞扬了夏继先在军中的英勇表现和对国家的贡献,同时也展现了其个人品质的高尚与独特。

首段提到夏继先年轻时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与才华,他放弃了文职,投身于军事领域,显示出非凡的勇气与决心。接着,诗人通过伏生的例子,进一步强调了夏继先在学术上的深厚造诣,以及他不畏艰难、追求卓越的精神。

中段描述了夏继先在军事上的成就,他指挥的舰队在东瓯地区取得了胜利,巩固了边疆的安全,并且在战场上展现出超凡的智慧与力量。同时,诗人也提到了夏继先在艺术上的造诣,暗示他在文学创作上也有独到之处。

后段则转向了夏继先的个人生活与情感世界。诗人通过“笑语但看鸥鸟下”这一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夏继先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面,以及他不为世俗所动的高洁情怀。最后,诗人以一位道者的形象出现,表达了对夏继先回归故地的祝福与期待,预示着他的归来将带来和平与繁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叙事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夏继先这位多才多艺、勇猛善战的英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崇高敬意与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二八

福城东有大长者,居福城东海屿上。

于不思议尘劫中,承事供养无数佛。

善哉长者世希有,如优昙华时一现。

发启广大真实心,创无佛处阿兰若。

若昔智人建梵刹,折草插地即成就。

此心坚固等须弥,或赞或毁不摇动。

魔王军众数甚多,睹兹殊胜自摧伏。

长者视身如浮云,变灭须臾不长久。

当生佛国时节来,撒手便行不回顾。

有子遵义起其家,志愿身心俱及第。

仁者则寿语不诬,当知今亦未尝死。

我来居是阿兰若,不见长者生遗恨。

故说此偈聊发扬,同住如来寂灭海。

(0)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四二

聊闻举著便承当,好肉无端已剜疮。

著眼机轮上头看,方知两两不成双。

(0)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四三

彻骨彻髓道一句,三要三玄绝遮护。

竺乾四七例皆迷,震旦二三浑未悟。

我说是言非正邪,当机觌面休回互。

殷勤为报云台公,俊鹰不打篱边兔。

(0)

祖传禅人求赞

藞苴全似川僧,萧洒浑如浙客。

偏向情未生时,拈出报慈一隔。

尊性不定,莫可窥测。

见小时嫌蟭螟眼太宽,见大时谓太虚空忒窄。

似这般底阿师,如何受人天供养,好与劈腮一掴。

(0)

僧鹗禅人求赞

这汉一生空倔彊,偏向人前放软顽。

涅槃路上栽荆棘,解脱门前紧著关。

不别法身三种病,岂识楞严义八还。

谩把少林在孔笛,等闲吹过汩罗湾。

(0)

赞达磨大师

十万里来卖口嘴,宜乎打落当门齿,面壁九年谁采你。

深雪之中若不得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有甚面目归乡里。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