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借庵即事·其七》
《借庵即事·其七》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高枕得无梦,朝眠胜坐驰。

蚊雷饶寸舌,虱阵朵双颐。

寂寂原非我,惺惺却是谁。

吾宗无此义,持去问希夷。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哲学思考。首联“高枕得无梦,朝眠胜坐驰”表达了对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思考,高枕而眠时,或许能逃离世俗的纷扰,进入无梦的宁静;而清晨的睡眠则仿佛让心灵超越了坐立不安的状态,获得了某种超越性的体验。

颔联“蚊雷饶寸舌,虱阵朵双颐”运用生动的比喻,将微小的生物如蚊子、虱子的活动比作雷鸣和阵雨,形象地展示了它们在人体上的活跃状态,同时也暗示了生活中琐碎事物的烦扰如同这些生物一样,无处不在,难以避免。

颈联“寂寂原非我,惺惺却是谁”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探讨。诗人似乎在说,内心的寂静并非真正的自我,而是外界环境或他人的影响所致;而清醒、警觉的状态,却又不知是何人所为,或许是一种超脱于个体之上的存在所赋予的。这种思考触及了自我认知的深层,引人深思。

尾联“吾宗无此义,持去问希夷”表明了诗人对于自身哲学问题的困惑,希望寻求更高层次的理解或解答。这里的“吾宗”可能指的是自己的宗派、学说或是内心深处的某种信仰,而“希夷”则可能是指道家哲学中的概念,代表深远、幽静、玄妙的境界。通过这一问句,诗人表达了对真理或智慧的追求,以及对复杂人生现象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我、世界以及存在的深层次探索,体现了明代文人特有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书翠崖寺壁

迎笑堂前九节筇,閒来无事得从容。

时闻雷护千年橘,夜听风传万壑松。

茅屋人家芳草合,竹房僧住翠微浓。

一蓑烟雨归来晚,遥听云间起暮钟。

(0)

赠齐己

敲门谁访□,□客即□师。

应是逢新雪,高吟得好诗。

格清无俗字,思苦有苍髭。

讽味但忘倦,抛琴复舍棋。

(0)

临化偈·其一

今年六十五,四大将离主。

其道自玄玄,个中无佛祖。

(0)

因事颂

自觉开佛堂,慧放五道光。

无人不佛佛,不悟意中藏。

(0)

回波乐·其八十五

今得入新年,合家蒙喜庆。

人人皆发愿,远离时气病。

岁日食他肉,肉是他家命。

今朝入新年,昨暮煞他命。

论时大罪过,食肉身招病。

一则自短命,二则还他命。

负债早还却,门前无喧竞。

怨怨来相雠,何时解适竟。

(0)

诗并序·其七十八

饶你王侯职,饶君将相官。

蛾眉珠玉佩,宝马金银鞍。

锦绮嫌不著,猪羊死不餐。

口中气朴断,眷属不相看。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