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门谁访□,□客即□师。
应是逢新雪,高吟得好诗。
格清无俗字,思苦有苍髭。
讽味但忘倦,抛琴复舍棋。
敲门谁访□,□客即□师。
应是逢新雪,高吟得好诗。
格清无俗字,思苦有苍髭。
讽味但忘倦,抛琴复舍棋。
这首诗《赠齐己》由唐代诗人郑谷所作,通过对访客与僧人的描绘,以及对新雪、好诗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高雅情趣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敲门谁访□,□客即□师。”以问句形式开篇,巧妙地留白,引人遐想。访者是谁?既是客人,又是何人?这为读者留下了悬念,同时也营造了一种神秘而期待的氛围。
颔联“应是逢新雪,高吟得好诗。”点明了季节与场景,新雪的降临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高吟,既表现了诗人的激情与才华,也暗示了诗歌内容的深邃与高雅。
颈联“格清无俗字,思苦有苍髭。”进一步揭示了诗作的特点:语言纯净,不染尘俗;构思深刻,情感丰富。苍髭,形容诗人思考之深,岁月之长,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深厚功底。
尾联“讽味但忘倦,抛琴复舍棋。”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诗歌的世界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甚至暂时放下了日常的娱乐活动。这不仅体现了诗歌的魅力,也反映了诗人与齐己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艺术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高雅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以及与友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交流,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作品。
我行绕江百向背,未得径渡波滔滔。
宣州十日解鞍卧,又听万绿喧青蜩。
当头作剧赵顿日,六十画刻何迢迢。
知君怜我有羸疾,那禁触热如燖炰。
滨江瘴湿更多厉,遍体疮溃流黄膏。
闻君亦复有同病,当竟静处勤爬搔。
不然世多嗜痂癖,灵休肤剥愁难逃。
目前文战有小敌,好用全力前相鏖。
旧穿杨叶更一试,虽不得仙亦足豪。
莫言创瘢已竟体,便泯得失如秋毫。
秋风转眼苏客困,忍耐半月炎威歊。
百端琐碎不堪说,便望寄书慰郁陶。
高秋恐我涉江去,此时音问愁寥寥。
昔卧碧溪月,日对天都云。
芳樽独倾倒,扼腕无夫君。
哀猿与落狖,一一悲离群。
转徙四五年,此间忽携手。
名山对故人,问我开怀否。
甫见藤萝花,今来荫溪路。
溪边一片石,我坐思君处。
相思亦云切,相见幸勿疏。
且有向平约,百年方及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