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和维衍二首·其二》
《答和维衍二首·其二》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古风

我行绕江百向背,未得径渡波滔滔。

宣州十日解鞍卧,又听万绿喧青蜩。

当头作剧赵顿日,六十画刻何迢迢。

知君怜我有羸疾,那禁触热如燖炰。

滨江瘴湿更多厉,遍体疮溃流黄膏。

闻君亦复有同病,当竟静处勤爬搔。

不然世多嗜痂癖,灵休肤剥愁难逃。

目前文战有小敌,好用全力前相鏖。

旧穿杨叶更一试,虽不得仙亦足豪。

莫言创瘢已竟体,便泯得失如秋毫。

秋风转眼苏客困,忍耐半月炎威歊。

百端琐碎不堪说,便望寄书慰郁陶。

高秋恐我涉江去,此时音问愁寥寥。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答和维衍二首(其二)》。黄景仁以描绘内心情感细腻著称,此诗同样展现了他深沉的情感世界。

诗中描述了诗人因身体不适而无法顺利渡江,只得在宣州暂作停留,期间感受到炎热与湿气带来的不适,以及内心的焦虑与挣扎。他提到自己和友人皆有相似的疾病,需要静心调养。诗中还提到了对文战的担忧,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黄景仁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映射出内心的烦躁与不安,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也有对未来希望的寄托,体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情感深度。黄景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外界环境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深邃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河传

岭外。谁在。湍流水带。峭立山簪。

家园春色,空倩幽梦重寻。瘴云深。

漫拈迁客伤心句。蛮江渡。几见人归去。

秦郎已矣,留得子夜哀吟。古藤阴。

(0)

浣溪沙

金字心经施上方。澄心遗积付沧桑。

累他嫔御祝空王。

春水东流如梦寐,秋风西塔剩凄凉。

一花垂泪佛前香。

(0)

祝英台近

掩金觞,横玉箸,生怕别离又。

听到骊驹,还是絮飞骤。

惯消车毂牵魂,鞭丝摇梦,对残月、晓风杨柳。

断肠后。凭问此度分襟,重泉尚知否。

飘瞥灵衣,天半枉回首。

早知槿艳无多,便应日日,向纸阁、芦帘厮守。

(0)

荷叶杯

酿得春光如醉。清泪。无赖湿愁红。

为谁香阁掩芙蓉。山枕倚重重。迤逦清明时候。

依旧。烟雨暗芳辰。晓窗天色近黄昏。同是梦中人。

(0)

浣溪沙

泻地银河到海迟。横波脉脉信来稀。

梦回吟得水乡词。

繁塔又添垂钓处,夷门恰有唤船时。

断肠风景定谁知。

(0)

金缕曲.芙初残腊抵京,况味寂寥,次韵赋赠

玉斝春风暖。尽宵深、炉香飘尽,烛花烧短。

店月桥霜经行处,缕缕梦魂谁管。

向竹里、今番重款。

别泪青衫痕犹凝,料琵琶、听彻歌声软。

闲细数,雁程缓。征尘写入江南怨。

自沈吟、紫箫非旧,翠衾空展。

燕麦元都无人问,况是素弦声断。

更休诉、京华游倦。

鸥鹭江湖还漂泊,甚闲云、容易随舒卷。

回首处,晋陵远。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