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外。谁在。湍流水带。峭立山簪。
家园春色,空倩幽梦重寻。瘴云深。
漫拈迁客伤心句。蛮江渡。几见人归去。
秦郎已矣,留得子夜哀吟。古藤阴。
岭外。谁在。湍流水带。峭立山簪。
家园春色,空倩幽梦重寻。瘴云深。
漫拈迁客伤心句。蛮江渡。几见人归去。
秦郎已矣,留得子夜哀吟。古藤阴。
这首《河传》由清代诗人周之琦所作,描绘了一幅岭南边远之地的凄美景象。
"岭外"开篇点题,暗示了远离繁华、充满挑战与孤独的地理环境。"谁在"一问,引出对身处异乡之人孤独与思念的深刻情感。"湍流水带,峭立山簪",生动描绘了岭南山水的独特风貌,水流湍急,山峰险峻,形成一幅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
"家园春色,空倩幽梦重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美好回忆的向往与追寻,但现实却只能在梦中寻找,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的情感。"瘴云深"一句,点明了岭南地区特有的气候条件,瘴气弥漫,增加了环境的压抑感。
"漫拈迁客伤心句",诗人借用迁客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伤感与感慨。"蛮江渡,几见人归去",描述了渡过蛮江的人们,其中蕴含着对离别与归乡的复杂情感。"秦郎已矣,留得子夜哀吟",将思绪拉回历史,以“秦郎”(可能指秦观)的哀吟为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哀叹。
"古藤阴"结尾,以古藤的阴凉象征着岁月的沉淀与历史的痕迹,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忧郁和对过往的追忆。
整体而言,《河传》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岭南边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