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凭虚看洛城,满川云物拱神京。
风从万岁山头至,多少烟岚并此清。
小阁凭虚看洛城,满川云物拱神京。
风从万岁山头至,多少烟岚并此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邵雍在小阁之上俯瞰洛阳城的景象。他身处高处,视野开阔,洛水两岸的云雾缭绕,仿佛都汇聚向京城,展现出一幅壮观而宁静的画面。诗人进一步通过风的描写,暗示了万岁山的威严和壮丽,以及那随风带来的清新气息,整个画面充满了自然的和谐与皇家的庄重。整体上,这首诗以写景抒怀,寓含了对京都繁华与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皇权的敬畏之情。
罗隐寓以骂,孟郊鸣其穷。
始读郁吾气,再味濡我胸。
如何志与气,发作瓶瓮中。
大见无贤愚,大乐非穷通。
弃置二子集,追攀千古风。
中兼六义异,下与万物同。
妙象生丹青,利器资陶镕。
心手适相遇,变化从色空。
感寓复收敛,兀然无我翁。
三事文华出何处,岩上含章插烟雾。
曾被西风吹异香,飘落人寰月中度。
美林见器安所施,六角灵犀用相副。
目下发缄谁致勤,爱竹山翁傍云住。
遽命长须烹且煎,一簇蝇声急须吐。
每思北苑滑与甘,尝厌乡人寄来苦。
试君所惠良可称,往往曾沾石坑雨。
不畏七碗鸣饥肠,但觉清多却炎暑。
几时对话爱竹轩,更引毫瓯斲诗句。
文艺相从春欲暮,未去皇州散还聚。
岂期扰扰凶器场,却会高谈玩千古。
冷官辄对华省郎,亦许烹煎待宾主。
文章虽自根本来,裂破大全空缕缕。
如公自蓄胸中奇,长短岂能欺五度。
旷野群陂渴霖雨,欲叫虾蟆已窥户。
春衫未叠麦寒薄,最惬含毫斲诗句。
如公简静意尤远,卒迩清风慰遐慕。
牵率鄙兴游太虚,满我缣箱始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