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花天暖不寒,佳人无语夜凭栏。
疑虚疑实形犹现,非色非空悟转难。
艳态可随宵雨敛,化身岂逐晓光残。
参差又作玲珑影,海上金乌继玉盘。
每到花天暖不寒,佳人无语夜凭栏。
疑虚疑实形犹现,非色非空悟转难。
艳态可随宵雨敛,化身岂逐晓光残。
参差又作玲珑影,海上金乌继玉盘。
这首诗《花影(其二)》由清代诗人多隆阿所作,描绘了花影在月夜中的微妙变化与深邃意境。
首句“每到花天暖不寒”,以“花天”点明季节,暗示春暖花开的景象,而“暖不寒”则巧妙地营造出一种既温暖又不失清新之感的氛围。接下来,“佳人无语夜凭栏”,通过“佳人”的形象,将读者引入一个静谧而略带忧郁的夜晚场景,佳人独自倚靠栏杆,似乎在凝视着远方,或是内心深处的某种思绪。
“疑虚疑实形犹现,非色非空悟转难”这两句,运用了哲学思考的意象,将花影的虚幻与真实、色彩与空灵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世间万物本质的深刻探索与理解的难度。花影虽现,却难以捕捉其真正的存在状态,这既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隐喻。
“艳态可随宵雨敛,化身岂逐晓光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哲学思考。花影随着夜雨的降临而敛去,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而“化身岂逐晓光残”则暗示了生命的轮回与不变的本质,即使花影消散,生命之树依然会以不同的形式重生。
最后,“参差又作玲珑影,海上金乌继玉盘”两句,以海上的日出为背景,将花影的玲珑剔透与日出的辉煌相映成趣,寓意着新生命的诞生和希望的开始。日出之后,金乌(太阳)继之而起,如同玉盘般明亮,象征着光明与新生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花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秘,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体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