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花影·其二》
《花影·其二》全文
清 / 多隆阿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每到花天暖不寒,佳人无语夜凭栏。

疑虚疑实形犹现,非色非空悟转难。

艳态可随宵雨敛,化身岂逐晓光残。

参差又作玲珑影,海上金乌继玉盘。

(0)
鉴赏

这首诗《花影(其二)》由清代诗人多隆阿所作,描绘了花影在月夜中的微妙变化与深邃意境。

首句“每到花天暖不寒”,以“花天”点明季节,暗示春暖花开的景象,而“暖不寒”则巧妙地营造出一种既温暖又不失清新之感的氛围。接下来,“佳人无语夜凭栏”,通过“佳人”的形象,将读者引入一个静谧而略带忧郁的夜晚场景,佳人独自倚靠栏杆,似乎在凝视着远方,或是内心深处的某种思绪。

“疑虚疑实形犹现,非色非空悟转难”这两句,运用了哲学思考的意象,将花影的虚幻与真实、色彩与空灵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世间万物本质的深刻探索与理解的难度。花影虽现,却难以捕捉其真正的存在状态,这既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隐喻。

“艳态可随宵雨敛,化身岂逐晓光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哲学思考。花影随着夜雨的降临而敛去,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而“化身岂逐晓光残”则暗示了生命的轮回与不变的本质,即使花影消散,生命之树依然会以不同的形式重生。

最后,“参差又作玲珑影,海上金乌继玉盘”两句,以海上的日出为背景,将花影的玲珑剔透与日出的辉煌相映成趣,寓意着新生命的诞生和希望的开始。日出之后,金乌(太阳)继之而起,如同玉盘般明亮,象征着光明与新生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花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秘,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体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多隆阿
朝代:清   字:礼堂   籍贯:八千   生辰:1817年12月20日—1864年5月18日

呼尔拉特氏,达斡尔族,清代隶属满洲正白旗,著名军事将领,擅长指挥马队,在同治中兴时期和湘军第一名将鲍超齐名而过之,有多龙鲍虎之誉。1862年(同治元年),陕西回民起事,于十一月抵达潼关,次年二月攻占回军在同州的两个重要据点羌白镇和王阁村,九月攻占苏家沟和渭城湾,杀死叛军一万七、。至此陕西回军被迫向甘肃撤退。1864年(同治三年)4月1日,攻占盩厔,进城时遭流弹击中,延至5月18日伤重不治。赠太子太保,予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入祀京师昭忠祠,谥忠勇
猜你喜欢

秋明室杂诗·其三

老马嘶故枥,残蝉咽柳条。

安得复嘒嘒,犹自思萧萧。

异形有同心,百感共一遭。

气结不能言,万里寒刁骚。

(0)

王述庵论诗绝句诋諆放翁感而赋此·其一

放翁爱国岂寻常,一记南园目论狂。

倘使平原能灭虏,禅文九锡亦何妨。

(0)

南湖月夜有怀仁先生京师·其二

寻胜谁为携手人,我来君去隔昏晨。

酒边写塔南湖月,分映埃尘折角巾。

(0)

浣溪沙

花影闲窗压几重,连环新解玉玲珑。

日长无事等匆匆。

静听斑骓深巷里,坐看飞鸟镜屏中。

乍梳云髻那时松。

(0)

横塘夜泊

偶为看山出,孤舟向暝停。

野梅涵水白,渔火逗烟青。

寒屿融残雪,春潭浴乱星。

何人吹铁笛,清响破空冥。

(0)

初入四川境喜晴

万里关山睡梦中,今朝始洗眼朦胧。

云头齐拥剑门上,峰势欲随江水东。

楚客初来询物俗,蜀人从古足英雄。

卧龙跃马今安在?极目天边意未穷。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